3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圖為委員們認真聽取王滬寧主席關于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的報告。 本報記者 姜貴東 賈寧 攝
3月4日下午,出席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政協委員聽取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委員們表示,常委會工作報告詳細回顧了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政協全國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各項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的新貢獻,為今年政協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本質特征和人民政協的獨特優勢。
結合自身履職實踐和今年工作,來自各個界別的政協委員對常委會工作報告給出了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持續凝心鑄魂 夯實思想基礎
潘碧靈委員:過去一年,全國政協緊緊把牢政治方向,強化政協之“責”。通過制定全國政協黨組、機關黨組向中共中央請示報告事項清單,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實現了更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國政協黨組會議、主席會議第一時間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政治理論學習為先導,夯實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負責之舉,提升了廣大政協委員的政治站位。
齊向東委員:全國政協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推動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實現思想上共同進步、行動上步調一致。2023年,我作為“新委員”參加了新任全國政協委員學習活動。在一場場豐富的主題教育、熱烈的分組討論、精彩的專題報告中,我深刻領會到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重任,快速適應了委員新身份,將自己調整到履職盡責的最佳狀態。
郭媛媛委員:我擔任了“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讀書群首期群主。在3個月的時間里,我們每天以“原文學習”“專家視點”“知識卡片”等作為常設欄目,在群內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共有11位不同界別的委員先后接力在群內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8個專題進行導讀。委員們通過原文學習、專題學習,更加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科學體系和實踐要求,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王汝芳委員:通過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展現出人民政協作為實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的巨大效能。2023年,我作為全國政協理論研究會理事參加了“發揮人民政協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理論研討會。下一步,我將繼續深入學習領會報告精神,并就報告中提出的圍繞重大問題深入研究論證、深度協商議政系統性有待加強這一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爭取為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作出應有的貢獻。
李駿虎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政協重視學習、服務發展大局的特色。一年來,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我多次參加關于文化遺址保護專題調研和座談會,就歷史文化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建設中華現代文明和文旅融合發展建言獻策。今年履職的重點聚焦歷史文化、文物遺址等優勢資源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轉化利用,使之能夠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文化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聚焦“國之大者” 貫徹決策部署
王煜委員:全國政協圍繞著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始終團結、凝聚、發揮廣大政協委員的積極性,圍繞“國之大者”,對標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建言獻策,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在過去一年政協工作履職中,我堅定了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信心,堅定了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信心。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政府精準施策,中國經濟這艘巨輪一定會行穩致遠,前景光明。有了黨中央和國家的支持,中國的民營企業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郁瑞芬委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一年來,我愈發感悟到“腳上有泥土,建言才有溫度”。作為民營經濟人士,我將進一步努力履好職、盡好責,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目標,帶領企業不斷凝聚共識,扎實做強主業;同時,發揮好界別優勢,深入調研,繼續加強建言獻策的前瞻性、精準度,提升履職效能,畫好最大同心圓,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胡震委員:聽了常委會工作報告,我感到全國政協這一年在圍繞中共二十大重大部署協商議政,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績,特別是在“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體制、提高全民科學素質”開展了多次調研和專題協商,取得了良好成效。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飽滿的精神狀態,立足本職工作,圍繞深海科技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引領現代化的深海裝備產業體系建設,為加快形成深海裝備新質生產力貢獻智慧和力量。
韓民春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不僅是對人民政協過去一年的工作總結,更是對委員高質量履職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這些年我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做了很多調研,總體來看,我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呈現蓬勃發展、不斷優化的態勢,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個核心要素即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都朝著高質量協同化方向發展。在日后的履職工作中,我會繼續堅持問題導向,夯實工作基礎,提高提案質量,加強與提案承辦部門交流溝通,特別是在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做更多的研究,建有益之言、獻有用之策,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力量。
燕瑛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深刻總結了人民政協工作的突出成績、特色亮點、工作規律,科學謀劃了下一步政協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體現了人民政協的政治責任、制度力量和為民情懷。我們將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和工商聯的界別優勢,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議題,引導民營企業家進一步筑牢思想根基,錨定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團結奮進。在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發力,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等為重點,深入調研、深化研究、主動建言,助力營造促進“兩個健康”的更好發展環境。用新招、實招、硬招為民營企業打氣鼓勁,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寶委員: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圍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深入協商議政、積極建言獻策,為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我從事的研究與生態密切相關,所以對國家生態環境改善的感受也更為強烈。每次去野外實踐,都能感受到森林更蔥郁,河水更清澈,生物更多樣。生態興則文明興。我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傳播者”和“踐行者”,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余新華委員:看得見多遠的過去,就能走向多遠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習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做好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常委會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文化強國建設。作為新時代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深入研究我國優秀歷史文化和豐富精神文化遺產,擇其精要而廣泛傳播;要深刻闡發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服務文化強國建設夯實基礎。
牢記履職為民 助力改善民生
程凱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通過大量參政議政翔實行動和數據彰顯了委員們一年來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新時代風采。作為其中一員,2023年,我努力結合本職工作,主動參與適老化專題調研,引導委員開展助殘為民活動,全年16次下基層走村入戶,就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升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質量等重要民生實事開展調研。一年來的履職,一年來的收獲,讓我更加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新的一年,我將按照本次會議提出的新要求和全國“兩會”精神,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繼續提高履行政協委員職責的水平。
歐陽宏偉委員:過去的一年,全國政協共開展了近2500項“服務為民”活動,14位全國政協委員分赴4省10市,舉辦了28場“科普萬里行”講座。去年9月,我作為參與者之一,走進貴州省遵義市的多所中小學開展科普講座,我向孩子們講了一些生命科學知識的同時,也鼓勵他們勇敢自信,成為最好的自己。我覺得孩子們充滿希望的眼神,是對“服務為民”活動的肯定和褒獎。能夠通過政協平臺做這樣有意義的事情,我倍感榮幸和溫暖。
周忠和委員: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到,全國政協創辦“委員科學講堂”,開展“科普萬里行”活動,舉辦科普講座、法治宣講等44次。科普能寫入報告,在我看來很有意義。去年,在全國政協的組織下,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做了“進化論與人類的未來”的專家講座。這幾年全國政協的一些協商議政活動對國家“大科普戰略”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契合政協特色。期待未來,全國政協在組織委員科普工作時形式更豐富、更靈活、更高效,能夠與委員本職工作或者其他活動結合得更緊密,更好助推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弘揚。
王廣發委員:聽了常委會工作報告,我深刻感受到人民政協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年來全國政協組織委員開展了多場惠及民生的活動。政協委員要做到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因此開展“下基層惠民生”活動非常有必要。2023年,我參加了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組織的委員履職“服務為民”衛生“三下鄉”活動,除了給老百姓看病、幫助當地醫務人員提升技術水平,也聆聽到許多基層的聲音,最終轉化為提案與建議。今年,我將繼續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將自己的專業技能與基層情況相結合,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健康服務需求貢獻智慧和力量。
改進工作機制 提升履職效能
張興凱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在“抓實經常性工作,提升履職效能”這部分指出,“修訂提案工作條例,提高提、立、辦、督、評工作質量”,對此我深有感觸。我參與了兩次提案工作條例修訂座談會,并提出一些意見。整個過程民主、樸實、高效,為高質量推動提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去年我還參加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走訪工業和信息化部暨重點提案督辦座談會,深刻感受到承辦單位對提案重視程度。要把“提案不在多,貴在精”的要求深深印刻在政協委員心中。我認為,一件好提案至少要以下幾個標準,首先,提案的立意和主題必須把好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弘揚正風正氣。其次,提案內容要關注“國之大者”,能為長遠發展作支撐,但核心更要立足當下,聚焦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第三,提案建議不能虛無縹緲不切實際,要言而有據,爭取落實、落地。
洪偉委員:廣大政協委員充分發揮三大作用,尤其是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這既是一種鞭策,更一種莫大的鼓勵。從成為政協委員之始,我就期冀于自己可以從政協平臺中汲取更多力量、經驗,以回饋教育、帶領學校進步、學生成長。去年,我曾跟隨全國政協團隊到河北雄安新區和山東開展了兩次調研,收獲頗豐。一方面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促使我認識到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還需更精準地發力。另一方面也讓我感受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力量。在教育強國建設的征程推進路上,我們要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不同的實踐場域中總結學習先進經驗,開拓進取,為營造健康、積極的教育生態環境而持續奮斗。
朱彤暉委員:我特別關注到工作報告中的一組數據,去年,全國政協收到各方面信息來稿43955篇,編輯各類信息刊物1063期,各類議政建言成果收到批示578人次、反饋報告76個。成績出彩亮眼,數字催人奮進。十四屆全國政協以來,信息渠道更加暢通,與各民主黨派建立了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對助力委員多渠道知情民政、高質量資政建言,對做好團結引導、凝心聚力工作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作為民主黨派界別的政協委員,今后要積極發揮界別影響力,團結凝聚所在界別的群眾,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貢獻。
尋最大公約數 畫最大同心圓
姚衛海委員: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過程也就是發揮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的過程。作為一名民主黨派成員,2023年,我多次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活動,圍繞國家中心工作等進行協商議政,充分表達我們的意見和建議,從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體會到了中國民主制度的優勢。這種民主協商和民主監督是中國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實踐,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事實證明也是有效的。今年,我將繼續發揮好委員作用和黨派集體力量,在政協平臺上作出貢獻。
張文明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以數據表達的方式對過去一年人民政協發揮統戰功能,在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方面的工作進行了展示,既有“面”,又重視“點”,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展示了人民政協在“同心圓”謀劃方面的成績。我將一如既往地關注留學歸國人才議題,為持續推進對外開放作出貢獻。
葛堅委員:過去一年我參與了全國政協與經濟發展相關的許多調研活動,聆聽常委會工作報告感到十分親切、振奮。去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給我們民營企業的發展吃了“定心丸,讓民營企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接下來,我將會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聯系所在界別群眾,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藍逢輝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到“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功能,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把更多力量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這給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吹響了向前奮斗的新號角,激勵我們發揮好代表人士作用、履行好代表人士職責、服務好社會民生,鞭策我們的履職工作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企業、深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和環節,把群眾的呼聲、企業的期盼、社會的需求與我們的履職工作融合結合,干出實實在在的成果,對人民群眾和社會有價值有意義。這樣,才能不負新時代,才能在新的征程上貢獻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更多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木合拜爾·阿布都爾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專門提到學習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作為一名醫生,我注意到,新疆近年來的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為新疆的各族群眾就醫治病帶來更多的便捷,各族人民體魄更加強健,各族人民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國家的關懷。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今后我將繼續努力,在做好治病救人、健康宣教等工作的同時,聚焦先進醫學人才培育和引進、傳染病預防、基層農村醫療衛生環境改善等提出建設性意見,推動新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用實實在在的舉措,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貢獻。
張誠達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工作。這讓我十分振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我們做凝聚人心的工作一定要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日常工作生活在泰山。泰山在中華文化中具有獨特地位,歷史文化資源十分深厚。我建議建設泰山博物院、開發文博產品、拓展文旅渠道等,更好地展示泰山文化。我也將努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更多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莫志偉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到,圍繞促進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開展調研,這一點我深有感觸。2023年,我組織中華青年工商聯會約30人到橫琴考察,組織澳門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約30名委員和青年企業家到東莞、深圳考察,了解當地產業發展現狀,促進澳門青年與內地青年交往,共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開發布五周年,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各項利好政策逐步落地,港澳青年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我會更好地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助力港澳青年施展抱負,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陳偉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發揮人民政協作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臺盟作為具有鮮明特色的參政黨,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將促進臺胞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為工作重點。一是舉辦更多的高質量的交流活動,為臺胞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正確認識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獨特優勢,搭建多元化學習、交流平臺。二是助力臺胞融入國家發展建設,增強臺胞在大陸投資興業的信心,使他們成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踐行者、獲益者。三是聚焦兩岸同胞關切與熱點問題,加強與臺灣代表人士、臺灣青年的溝通聯系,傾聽他們的反映和呼聲,為有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
對外友好交往 講好中國故事
劉顯忠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回顧和總結了2023年全國政協在對外友好交往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作為對外友好界的委員,我深切感受到,全國政協開展的對外友好交往工作卓有成效。全國政協委員中從事對外交往的各類專業人才集中,有大量外交經驗豐富的外交官,也有像我一樣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的智庫成員,如果大家能按行業進行專業對口對外交流,會釋放全國政協開展公共外交、民間外交、智庫外交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我期待2024年在委員履職工作中,通過學術研究和交流實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夯實學術基礎,這也是對內提升先進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對外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的需要。
林松添委員:作為對外友好界的委員,我對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有關人民政協對外交往工作部分感觸很深,其中本屆政協創辦的邀請外國駐華使節和訪問學者“進政協”活動效果好,讓外方“零距離”認知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的制度安排和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引起外方熱烈共鳴,增進了外方對中國式民主的廣泛認同。今年我們將按照報告的年度工作規劃,認真履職盡責,對外講好中國故事、人民政協故事,增進廣泛共識。
趙梅委員:常委會工作報告回顧和總結了2023年全國政協在統籌開展公共外交、民間外交、智庫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我有幸參加了其中一些活動,并深切感受到全國政協開展的對外友好交往工作卓有成效。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深刻而廣泛,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作為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和對外友好界的委員,我感到責任重大,任重道遠。一方面要向世界講好政協的故事,以自己履職盡責的親身經歷,講好政協“人民政協”的性質和特點,講好政協在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學有所用,發揮自身專業特長,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消除彌合偏見誤解,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記者 王慧峰 呂巍 劉彤 司晉麗 謝穎 包松婭 江迪 呂婉瑩 劉洋 李冰潔 孫金誠 朱英杰 張園 楊智嘉 顧意亮 徐金玉 修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