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高度重視穩就業,出臺支持企業穩崗拓崗政策,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服務。
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對就業話題投來關注目光。
用好退役軍人“寶庫”
“退役軍人經過部隊大熔爐的錘煉,政治堅定、忠誠擔當、紀律嚴明、作風過硬、吃苦耐勞,是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源寶庫’。”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市副市長劉洪在當地分管退役軍人事務。
2023年下半年,由南通市政府主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牽頭組織120余家本地優質企業包車行程8000余公里,赴五省十市,共舉辦15場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全程參加招聘活動共25052人,達成就業意向5584人。在劉洪看來,招聘活動初步紓緩了本地企業“用工荒”的問題,初步打通了退役軍人“就業難”的堵點,初步搭建了跨省合作“路路通”的平臺。
在工作中,劉洪注意到,退役軍人跨地域就業創業還處于探索階段,面臨缺少政策幫扶、經費來源不足、跨地區溝通協調困難等問題。
“加強規劃,統籌謀劃,精準策劃,多措并舉推進退役軍人跨地區就業創業。”劉洪說。
劉洪表示,退役軍人跨地區就業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建議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人社部門、財政部門等聯合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建立指導協調機制和政策促進機制;探索建立覆蓋全國的退役軍人跨地區就業平臺,使有就業意愿的退役軍人能夠及時掌握真實可信、合法正規的外地企業招聘信息,同時用人企業也能對退役軍人基本個人信息有所掌握;試點提高平臺的信息化水平,依托相關部門的招聘信息系統,嵌入退役軍人專項模塊,做到數據收集、發布、統計、分析、研判一體化。
讓殘疾人就業“無障礙”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注意到,無障礙環境建設與殘疾人就業關系密切。他調研發現,有殘疾人實際到崗的單位其無障礙環境明顯好于無殘疾人就業單位,有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單位超過40%會對環境進行無障礙再改造,且對殘疾人工作評價正面肯定得多;沒有接納殘疾人就業的單位對殘疾人就業顧慮較多,意愿不強。
郭繼孚建議,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改革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結合行業差異、用人單位特點等實行差別安置殘疾人就業比例;安置有困難的需設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緩沖年限,到期后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
“希望能夠加強殘疾人和用人單位的就業無障礙培訓輔導,給殘疾人和用人單位‘賦能’。”郭繼孚建議,相關部門通過組織開展活動等方式,幫助用人單位了解殘疾人就業能力,并輔助用人單位結合殘疾人特點挖掘與之相匹配的崗位,并且面向殘疾人加強職業發展輔導和就業前培訓,激發殘疾人就業內生動力。
指導高校畢業生防“踩坑”
“一些高校就業指導機制不夠完善,對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就業陷阱等問題,指導提醒宣傳不到位。部分大學生求職就業者缺乏法律意識和警惕性。”全國政協委員、福建師范大學副校長鄭家建說。
鄭家建表示,應強化就業指導,規避就業風險;注重加強大學生適應社會能力培養,組織專家定期入校開展就業創業自我認知輔導;建立“就業信息防火墻”制度,引導大學生通過合法渠道參與招聘。
“應由高校負責將法治教育融合到就業指導工作中,提高大學生識別犯罪的能力和甄別就業陷阱的能力。特別是刑事犯罪風險防范教育,要設計專門普法課程,幫助學生規避就業風險。司法部門也應加強與高校溝通交流,聯合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鄭家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