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古典文學領域的研究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典文獻研究室主任劉寧一直以來都在關注新時代古籍工作的發展。繼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加強古籍學科建設、促進古籍人才培養的相關提案后,今年,她將目光聚焦在古籍工作的評價與激勵機制上。
“古籍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當前古籍工作的評價機制與評價辦法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古籍工作的發展。”劉寧說,高校、科研院所和圖書館的相關教研和工作人員是古籍保護、整理與研究的主力,評價與獎勵機制不合理會對大家的工作積極性產生影響。
劉寧表示,古籍工作有其固有的特殊性,很難以學術界現在通行的評價方式衡量。為此她建議,將“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年度項目”等已有古籍項目設立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古籍委托項目”,將其他已設立并運行良好的古籍項目,積極對接本部門、本級的社會科學重點或一般項目,讓項目成果得到更好的科研評價。
“還可以通過評選國家級、省級古籍工作先進個人等形式,擴大古籍工作的社會影響,激勵更多青年人才從事古籍工作。”劉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