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要加強金融政策與財政等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并對經濟運行的部分關鍵環節,采取針對性措施。
一是總量上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足夠的支持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用好財政政策空間,提高資金效益和政策效果;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當前形勢下要堅持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供應量比名義GDP增速略高的取向,保持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二是切實推動全社會增加資本金投資。當前要把增加社會資本金投資和融資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處理好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關系,研究推動保險資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長線資金入市,暢通PE/VC的融資渠道和退出渠道等等。另外,我國金融體系中,比較有資金實力和信息優勢的是商業銀行。因此,建議資本實力強的大型銀行選擇一兩家省分行在表內試點以投貸聯動方式投資硬科技初創企業,并在監管和考核方面給予靈活性。
三是建議設立房地產預售資金保險機制,允許房企依法合規動用一定比例的預售監管賬戶資金。設立房地產預售資金保險機制,由中央財政或人民銀行每年按預售監管資金余額的1%提取預售保險基金(估計約100億元/年),先考慮以三年為限(2024-2026年),共提取預售保險基金約300億元;允許房企主體按照公司治理結構依法合規動用一定比例的預售監管賬戶資金,估計有約1萬億元的資金可由房企立即使用;如果將來房企出現爛尾樓,由預售保險基金以該房企動用資金為上限先行賠付。同時,對房企預售資金使用開展專項審計,確保預售資金依法合規使用。
四是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要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目前,我國外資銀行資產占比為1%左右,股票和債券市場方面,外資持有占比均在3%左右,要促進銀行和資本市場外資占比穩中有升。同時,要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和國際金融規則制定,并在相關國際合作中提出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