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劉乙
“黨中央對發展數字金融高度重視,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數字金融作為金融五篇文章之一,要求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金融服務便利性和競爭力。但在實踐中,數字金融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白濤看來,當前適應數字金融發展的法律體系尚不完善,在促進數據共享流通與合法利用方面也缺乏明確規定,數據要素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釋放。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仍有較大的夯實空間,目前人口、健康、醫療、交通、環境等不同領域數據尚未有效貫通,算力資源使用效率還不高,大量的算法開發力量未能有效利用。而更加多樣化的數字金融形式也導致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變得更強,給數字金融監管帶來了新的挑戰。
“數字金融是個生態系統,迫切需要政府、監管以及社會各界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對此,白濤認為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共數據集中開放共享等法律法規,明確數據合規流轉實施細則,兼顧安全性與流通性,支持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進行產品服務創新,將有助于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為促進數字金融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同時,應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快構建聯通醫療、農業、林業、氣象等行業的公共大數據平臺,建立安全權威的算力資源供給能力和供給體系,加強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基礎平臺的統籌及利用,提供通用性、基礎性智能服務的大模型,避免資源浪費以及潛在風險。”白濤這樣說。
而針對加強數字金融監管,白濤認為只有完善數字金融監管體系與監督評估機制,加快研發基于數字技術的監管工具和監管平臺,對大模型算法、應用場景等加強監控和防范,確保數字金融發展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才能符合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加快建設數字金融人才隊伍。緊盯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數字技術發展趨勢,完善數字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數字技術與金融的交叉學科,著力培養數字金融復合型人才。持續健全金融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金融從業人員及時掌握數字知識和技能。”白濤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