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題:惠民生、紓民困、解民憂——四部門主要負責人回應民生熱點問題
新華社記者吳雨、黃垚、馮家順
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2024年從哪些方面重點推進穩就業?怎樣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疾控體系建設有哪些新變化……在約1小時40分鐘的時間里,4位部門主要負責人集中解答了12位記者提出的問題。
9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來自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的主要負責人,回應民生熱點,介紹惠民利民舉措。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推進基礎教育擴優提質
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部署。教育部門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將如何發力?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教育階段,去年底毛入學率超60%。教育部部長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要從發現、選拔、培養和評價全過程來理解和推進。”
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迫切“上好學”的愿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
他介紹了一系列針對性舉措:適應人口變化和新型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加快縮小城鄉、區域、校際辦學質量差距,進一步增加優質學位;把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優質教材建設作為重要任務,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
五方面發力穩就業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就業牽動千家萬戶的生活,也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大局。2023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今年人社部門將從哪些方面重點推進穩就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但她同時提到,當前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仍待破解,穩就業還需付出更多努力。人社部門將會同有關方面,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重點從穩定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技能、優化就業服務、保障重點群體五方面發力,全力以赴穩就業、惠民生、促發展。
具體包括延續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進一步加大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場地安排等扶持力度,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扎實做好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是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
據介紹,人社部門將在服務產業發展、創新培養方式、暢通發展通道、營造良好環境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社保卡問題,
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多措并舉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
如何找準城市更新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體檢’找出來的問題,就是城市更新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他介紹,今年全國將再改造5萬個城鎮老舊小區,建設一批完整社區;再改造10萬公里以上城市地下管網,再啟動100個城市、1000個以上易澇點的整治。
談及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
“要一視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傳染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 筑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
監測預警更加靈敏、應急處置更加有效、技術手段更加先進、綜合監督更加有力、科普宣教更加接地氣——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
“不管哪個地方發生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都能第一時間派出國家隊支援。”
據介紹,去年12月甘肅積石山地震發生后,甘肅和青海承建的3支國家隊立即趕到災區,助力實現災后無大疫。
“我們還將新建5支國家隊,并且在全國所有市、縣建設基層應急小分隊,進一步提高傳染病應對處置的能力和水平。”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平均報告時間從5天縮短到4個小時;國家層面建立了72小時內快速鑒定300種病原體的技術體系……我國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和信息技術,提升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中國瘧疾感染病例減少至零;結核病的發病率穩步下降,成功治療率保持在90%以上;麻疹、乙腦、流腦等疫苗可預防的多種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一系列數據顯示,我國在遏制重大傳染病、改善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取得顯著成效。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快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筑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切實為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傳染病流行沒有國界,防范應對全球傳染病大流行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攜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