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8億,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衛健委主任黃紅霞密切關注著老齡化問題,致力于探索提高養老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升級,確保銀發一族老有所養,享受到充分的醫療保障。
“近年來,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但99%的老年人選擇在家中養老,養老機構床位使用率整體不足40%,造成大量資源閑置。”黃紅霞指出,機構收費較貴、服務質量不高、醫養結合不緊密以及老年個性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導致當前養老機構“一床難求”與“高空置率”的結構性矛盾。
去年,河南創新探索出“全鏈式”醫養結合養老模式。該模式通過建立健康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構建醫療機構+醫養服務中心+醫養服務站+家庭的“全鏈式”醫養結合模式。調研發現,全省醫養結合機構入住率達60%以上,明顯高于全國水平。“這樣的養老服務模式值得全國推廣。”黃紅霞認為,由于當前的“全鏈式”醫養結合養老模式處于初級階段,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將其作為重點民生項目大力推廣,讓更多的老年人變“養老”為“享老”。
過去的一年中,黃紅霞走訪了多家養老產業企業、鄉村和醫療機構,發現很多人希望未來養老成本更低、業態更豐富。對此,黃紅霞建議,深耕“銀發經濟”發展新藍海,支持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康復輔具、健康管理、保健養生等養老產品,尤其是人工智能型養老產品,打造一批康養基地、康養旅居產品,滿足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對于目前流行的“智慧養老”,黃紅霞認為,高新科技、人工智能在助力養老中需要注意“適老化”問題,精準識別老年人需求,對公共設施及居家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避免老年人陷入“數字化的生活困境”。同時,通過政府補貼和市場競爭,降低智慧養老成本,讓老年人充分享受到現代技術和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