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文化中國行

文化中國行|富連成社120年,緣何生生不息?

2024年05月09日 11:09 | 作者:本報記者 郭海瑾 本報融媒體記者 宋寶剛 汪凱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今年是京劇“第一科班”富連成社成立120周年。為了深入挖掘富連成社的歷史貢獻與影響,向大眾普及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北京國家大劇院“樂享人生”藝術沙龍系列活動之“京劇‘第一科班’富連成社風云史”講座近日在該劇院藝術資料中心舉辦。

講座現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富連成社葉氏嫡傳后人葉金森,第十至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孫萍,及國家京劇院一級編劇、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池浚,向現場觀眾講述了富連成社的創辦歷程,解讀了富連成社歷經百余年傳承不息的精神密碼。

“量材授藝,人盡其才”的人才培養觀念

“大約170年前,安徽安慶太湖人葉廷科帶著年幼的兒子葉中定、葉中興,走出大山,經安慶、京杭大運河,踏出了從安徽前往北京的第一步。十幾年后,葉中定和葉中興分別成了當時京城有名的花臉和旦角演員,并奉旨入宮演出。”葉金森講道,是這一步,讓葉春善有了創辦富連成的機會;是這一步,讓富連成有了續寫中國京劇史的機會;也是這一步,讓新中國成立后的各大京劇院團、各大戲曲學校有了在經營管理方面向歷史學習和借鑒的機會。

葉春善,是葉中定的二子,從小被送入小榮椿科班,工老生,刻苦用功,加上本就受家庭熏陶,后達到文武昆亂皆精的地步。1904年,由吉林商人牛子厚出資,在北京成立京劇班社“喜連升”,后改名“喜連成”,葉春善任社長。1912年,班社改名“富連成”。

“改名后,富連成社全面繼承了由藝人培養藝人的最傳統又最有效的訓練方式,始終不懈地采取因材施教、因人設戲,重基礎、重師資、重實踐的精致化教育方針,用極嚴格的業務標準來衡量其教育成果。上演劇目倍增,武戲、本戲齊整嚴緊,三國戲、三小戲精彩紛呈,舞臺風貌已形成。學生中,人才也不斷涌現。”孫萍補充道。

1935年,葉春善去世,其長子葉龍章繼任社長。至1948年停辦前,富連成社培養了“喜、連、富、盛、世、元、韻、慶”八科十一班(富、盛、世三科均為大小兩班學生)約800人和近20位開宗立派的京劇大師,成就了京劇的輝煌。侯喜瑞、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筱翠花、譚富英、葉盛章、葉盛蘭、裘盛戎、袁世海、李世芳、毛世來、譚元壽、冀韻蘭等人都曾在這里學藝。“富連成社是京劇教育史上辦學時間最長、培養人才最多、影響最為深遠的京劇科班,被稱為京劇‘第一科班’,被譽為京劇的‘大師搖籃’。”孫萍說,“新中國成立前,大批富社弟子帶藝從戎,參加革命,為建設革命根據地文化、宣傳革命、鼓舞士氣乃至對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與此同時,部分富連成社弟子輾轉抵達臺灣,為京劇在臺灣的傳承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影響甚為深遠。”

“替祖師爺傳道”的藝術精神

“其實,早在富連成社創辦之初,葉春善就對天盟誓:‘創辦科班,不為發財致富、爭名奪利,只為培養教育梨園后一代,永續香火。’”孫萍講道。

富連成社從創辦之始就明確將培養人才、傳承戲曲作為事業終極目標,而個人名利訴求退居次要地位。

“舉一個例子。1908年,光緒皇帝、慈禧太后去世。按照清朝制度,皇帝駕崩后的三年為‘國喪’期,期間禁止一切娛樂活動,短時間內也不可動響器,富連成就面臨了一大難題:如何維持下去。我祖父葉春善那時候基本上把家里所有的積蓄能賣的都賣了,就是為了支持富連成社的生活。所以他當時說了一句話:‘冷了迎風站、餓了腆肚行’,這是他堅持下去的決心,也是他的初心。”葉金森說,就在葉春善決定不散班的第二天,總教習蕭長華拿出了他珍藏的全本36本《三國志》。經過刪繁就簡,改編為12本,分別為8本的《赤壁鏖兵》和4本的《取南郡》,科班便關門閉響排練。等禁演結束后,喜連成的學生們開始在廣德樓演出,一下子轟動全城。其中,成就了《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等京劇百年經典。

葉龍章繼任后,受其現代教育所影響,一方面嚴守父訓,完整保留了富連成社教學傳統;另一方面銳意改革,為學生增設文化課、英文課,引領戲曲教育革新,開設醫務室、建立合同醫院,召開家長會,大幅度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同時,葉龍章還聯系各大報社發布通告,建議舉行童伶選舉,讓年輕的學員在更大的舞臺上得到鍛煉。

富連成社始終秉持著“不為個人發家致富,只為替祖師爺傳道”的精神,勇擔“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將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固本正源地傳承下去。池浚表示,“這種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艱苦創業、真誠團結的辦學精神,同甘共苦、認真傳藝的優良作風和在施教中重視藝德、學用一致、從嚴要求、強調實踐的做法,開一代風氣之先。新中國成立至21世紀初,富連成社弟子遍及全國各個戲曲院團、院校,為中國京劇事業的傳承、傳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這對今天的京劇教育、京劇傳承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我想,這也可能是富連成社120年來依然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小早川怜子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网伊人中文 | 在线网站黄不卡 | 亚洲五月综合一区二区 | 在线看免费白色福利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