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廣西實踐>新聞動態
做大做強中國“糖罐子”
——廣西政協開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助推糖業發展
廣西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糖罐子”,全國三勺白糖就有兩勺產自廣西。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視察時強調,廣西是我國蔗糖主產區,要把這一特色優勢產業做強做大,為保障國家糖業安全、促進蔗農增收致富發揮更大作用。
牢記殷殷囑托,踐行國之大者。5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圍繞“助推糖料蔗穩產提質增效和糖業產業鏈優化升級”議題,召開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采取“互聯網+新媒體”視頻方式開展跨區域面對面協商。
習近平總書記在來賓市東糖鳳凰有限公司調研時,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東糖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偉民在生產車間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制糖工藝、作業流程以及公司產業鏈發展情況。
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上,林偉民帶來了自己的建議:“爭取國家參照保糧食做法,完善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蔗積極性。加快推進糖業立法或建立新的管理機制,確保糖料蔗購銷市場秩序穩定。”
“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建設,打通水利工程干、支渠至田間工程‘最后一公里’,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農田灌溉的高效化。”自治區政協委員、崇左市鄉村振興局局長王雪寧提出。
“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有待加強。”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供銷社理事會主任吳浩嶺認為,農業面源糞污污染、糖業生產過度依賴農藥化肥對環境、土壤造成的負面影響持續存在,水肥藥一體化、微生物改良土壤、病蟲害綠色防控、種養結合立體模式普及程度不足,極大限制了耕地保護、地力提升、低碳循環農業的發展。
“政策支持是保障。”廣西扶南東亞糖業有限公司副總裁潘前光希望政府部門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企業進行產業鏈優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
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曹玉娟建議,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積極引進面向終端消費市場的糖精深加工食品知名企業,布局以蔗糖為原料的功能糖精深加工產線,建成“甘蔗—制糖(白砂糖)—冰糖系列產品、焦糖色素、高品質紅糖”精深加工產業鏈。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彭健銘表示,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進一步深化對推動蔗糖產業高質量發展重大意義的認識,牢牢把握國家層面支持廣西糖業發展的重大利好契機,堅決扛起守好國家“糖罐子”的重大政治責任,千方百計穩蔗、穩糖、穩農;進一步統籌推進糖料蔗穩產提質增效和糖產業鏈優化升級,在確保食糖產量、種植面積的同時,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糖業“延鏈、補鏈、強鏈”,持續做大做強“甜蜜事業”。(肖亮升)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