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發揮港澳在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作用>要聞
中葡平臺,澳門握有這張“精準牌”!
漫步澳門街頭,你經常會與一抹藍白不期而遇,那是精美的葡萄牙瓷磚畫;走進校園,澳門的多所大學都開設了葡萄牙語專業,常能聽到學生們用流利的葡萄牙語暢談職業發展;再深入了解,在澳門創立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已然邁入11載,為澳門企業和人才更好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空間……
6月28日,在十四屆全國政協第五次遠程協商會現場,談及“發揮港澳在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作用”議題,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柯嵐一語中的:“在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澳門應該明白自身的獨特優勢還是中葡平臺,下一步,澳門應在國家支持下,打好中葡平臺這張‘精準牌’,做好中國和葡語國家的橋梁和紐帶。”
在這方面,澳門已經作了諸多嘗試,中醫藥行業便是早起步的重要切入點:澳門特區政府積極組織并帶領粵澳合作中醫藥產業園團隊和中醫藥產品進入莫桑比克、巴西、佛得角等葡語國家進行推廣,又以葡萄牙為橋頭堡,輻射到了西班牙、比利時等歐盟國家,以及泰國等亞洲國家。
生動的案例不勝枚舉。在莫桑比克,粵澳合作中醫藥產業園與莫桑比克衛生部合作,早在2016年便開始舉辦系列中醫特色療法培訓班,并首次將中醫的針灸、推拿以及艾灸技術引入當地公立醫院,培訓當地醫生。目前已累計培訓了超過600人次葡語國家衛生及傳統醫藥領域的官員、醫生和理療師等,并惠及了當地3萬多人次的患者。
“這一項目,不僅成功將中醫療法規模化地帶入當地公共醫療服務系統,而且為中醫藥文化技術和產品通過澳門走向世界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柯嵐說。
她自己也見證和參與到中醫藥“出海”的進程中。“2019傳統醫藥國際發展論壇(歐非)在葡萄牙里斯本開幕時,我就在現場。”柯嵐介紹,論壇由澳門特區政府和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主辦、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承辦,吸引了來自中國、歐盟、非洲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傳統醫藥行業的政府代表、青年中醫生、企業經銷商和行業協會代表等約300人參加。
現在回想起來,柯嵐仍然歷歷在目,當時她切實感受到大家對中醫藥領域的熱情與興趣。而論壇也成功達到預期,為推動中醫藥文化及產業走向海外發揮了多元化的平臺作用,受到了廣泛好評。
“中醫藥的實踐,只是眾多產業和文化‘出海’的縮影。未來,澳門要充分發揮好中葡平臺獨特優勢,發揮澳門的葡語人才優勢,協助更多中國企業了解當地市場及貿易規則,更好地開拓葡語國家新興經濟市場。”柯嵐說。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