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年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會議現場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經濟和民生領域的部署分量重、舉措實、含金量高。”在7月23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分組會議上,與會常委、委員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以及《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簡稱《決定》)中一些關鍵的改革細節,談體會,議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全會公報中的這句話,深刻闡明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改革開放之間的內在邏輯,表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堅實的思想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民心基礎。”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會長張連起表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錨定關鍵領域發力,需要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即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改革。”張連起說。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在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林毅夫看來,《決定》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重要的時間節點,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使命擔當。
林毅夫認為,中國正處于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中。中國在理念、人才、市場、硬件上具有優勢,與發達國家幾乎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大創新力度,推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以數智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學、合理、有效地推進國家財稅事業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副會長藍逢輝認為,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需要充分調研市場平均利潤率和收益率,兼顧企業經營成本、貸款利率、社會保險等多項指標,來確定合理的稅收征收率,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又實現企業良好健康發展,國家財稅管理效率需要進一步提高。“因此,需要進一步深化財稅改革,簡化稅制,優化稅收征管,優化納稅服務,提高國家財稅管理效率。”藍逢輝建議。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