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年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常委、青海省政協副主席王絢:守護綠水青山胸懷“國之大者”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出:“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青藏高原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乎中國式現代化如期實現,關乎域內乃至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位于“地球第三極”,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生態地位重要特殊,聯疆通藏戰略功能突出,也是青藏高原上最早啟動生態立省戰略的省份。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來青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三個更加重要”戰略地位,鮮明提出“五個方面”重點任務,明確“三個堅持”實踐要求,從黨和國家全局發展的高度,錨定青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歷史任務,賦予青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新的重大使命。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將青海打造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創新典范。
當前,青海還面臨著綠色低碳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動力仍需增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還需加大、資源能源稟賦和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轉化速度仍需加快的要求,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仍處于關鍵期。
為此,建議:
以“綠”賦能,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提升青?!疤紖R”能力,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市場建設,推進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應用,有序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推進“零碳”產業發展。二是加快綠色創新能力培育和轉化。著重在應對氣候變化、典型脆弱區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領域上下功夫,構建先進實用、自主可控、適合生態環保與綠色發展領域科技創新技術體系。三是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追“新”逐“綠”,支持青海主動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搶占綠色算力賽道,深度布局綠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營造大數據發展的良好環境。
以“綠”塑形,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一是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健全青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市場機制。在產業“四地”建設的基礎上,推動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二是拓展綠色金融服務領域,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生態資產融資擔保、綠色獎補等政策,統籌規劃和改革創新綠色金融發展,加快實現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綠色化。三是融入國家發展新格局,加強區域、國內和國際合作。建立地方合作機制,在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河流水系上下游利益關系等方面攻克難關。
以“綠”鑄魂,推動更高水平保護。一是構建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修復大格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動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積極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保護補償等重大措施落實。二是聚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全面推進美麗青海建設。要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認真實施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把青藏高原建設成為生態文明高地。三是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緊跟美麗中國建設步伐,全面穩步推進美麗青海建設,加快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環保宣傳教育,推進重要生態空間強化監督,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