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必將產生劃時代的深遠影響,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
一、 深刻學習領會系統觀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重大原則、重大舉措、根本保證。其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六個堅持”,包括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六個堅持”既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方法,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強調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六個必須堅持”一脈相承、融會貫通。
“六個堅持”和“六個必須堅持”都強調了“堅持系統觀念”。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系統觀念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在領導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用系統思維分析問題、研究工作、促進改革、推動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堅持系統觀念的重要性,強調要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全局和局部的關系、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要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要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系統觀念的系列重要論述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了科學思想方法。
二、 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
《決定》全篇貫穿著系統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化系統集成,加強對改革整體謀劃、系統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決定》特別強調要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決定》的內容擺布上“五個注重”,其中包括“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決定》把維護國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將“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單列為一部分,強調“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強調要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
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堅持系統觀念的明確要求和體現。發展和安全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只有發展才能真正維護安全,只有安全才能實現更好發展,沒有安全的發展,只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沒有發展的安全,也必然導致“金陵王氣黯然收”。當前,我們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統籌作為“第一要務”的發展和作為“頭等大事”的安全,強調要堅持系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要求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既通過發展提升國家安全實力,又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思路、體制、手段創新,營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在發展中更多考慮安全因素,努力實現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全面提高國家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使“中國之治”成色足、底色亮、優勢顯,創造了“風景這邊獨好”的宏大氣象。
三、 主動塑造有利外部環境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國際形勢變亂交織,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上升,個別大國大搞強權霸凌,秉持意識形態領域的“修昔底德陷阱”思維,奉行“非黑即白”執念,試圖用其文化和價值觀改造我們,動輒揮舞經濟等大棒對我國圍堵打壓,我們的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需要解決的矛盾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
新時代新征程上,要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就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
一是要堅持自信自立,聚精會神做好自己的事。我們有堅強的人民領袖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有強大的黨的領導、團結奮進的各族人民、優越成熟的社會制度、正確的發展道路、完整的產業、巨大的市場,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最有理由自信。我們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守正創新,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始終生機勃勃。
二是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開放的辦法解決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問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三是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新天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我們黨依靠斗爭創造歷史,更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在重大斗爭、強大對手面前,唯有主動迎戰、堅決斗爭才有生路出路。我們要丟掉幻想、勇于斗爭,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要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維護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四是堅持“說”“做”并重,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要改變重做不重說,會做不會說的被動局面,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做到既做得好也說得好。(作者系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蔣建國)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