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委員履職故事

呂新民:奉獻阿里四十載

2024年09月27日 09:55  |  作者:通訊員 溫凱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呂新民(右二)在阿里地區噶爾縣左左鄉郎久(5430567)-20240927092622

呂新民(右二)在阿里地區噶爾縣左左鄉郎久村調研基層組織建設情況,與基層政協委員和群眾座談。 (溫凱 攝)

呂新民

第十一、十二屆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今年剛好是呂新民來到西藏阿里工作的第40年。

1984年3月,18歲的呂新民從格爾木出發,歷時近20天,終于抵達了阿里地區首府所在地獅泉河鎮。

那時的阿里,荒涼貧瘠、氣候惡劣、人跡罕至,獅泉河鎮里只有寥寥幾棟黨政機關的辦公用房,連一條硬化路都沒有,出城便是無人區。

看著眼前的這番場景,青年呂新民沒有退縮,反而堅定了一個信念:既然來都來了,就干出一番事業再說。

這一干,就是40年。

當年紅柳笑春風

四十年來,呂新民先后在阿里地區的十多個崗位上歷練過,任勞任怨。

參加工作的前十年,呂新民一直在阿里地區勞動人事局和地區計劃經濟委會工作。這期間,與同事們一道完成了全地區干部職工工資改革這樣的大事。1995年他開始擔任行署副秘書長,在服務3名副專員工作的同時,每年還要寫出數萬字的工作總結和材料。“那段時間我開始接觸到全地區的工作,也是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階段,學習到了金融、電力、水利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呂新民說。

接下來,呂新民去日土縣當了2年縣委副書記,積累了基層工作經驗后,1998年他開始擔任地區計劃經濟委會副主任,并且作為項目法人,實施了三項改變阿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貌的重點工程。他和同事們先是完成了獅泉河城區12公里的道路硬化,讓阿里的干部群眾再也沒有“出門一身土”的擔心;隨后啟動了阿里廣電大樓的建設,這棟藏式風格、造型美觀的大樓時至今日仍然是獅泉河鎮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而影響最為深遠的,則是獅泉河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

曾經,獅泉河鎮附近有過一片方圓50公里的紅柳灌木林,但由于高原氣候寒冷、能源匱乏,紅柳被當地居民世代當作燃料使用,到呂新民參加工作時,紅柳幾乎被砍伐殆盡,當地土壤沙化、風沙肆虐。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一年下來,沙能堆得跟院墻一樣高,常有人走近道直接從沙堆上走進院子,經常能看到裝載機清理沙子的場景。”呂新民回憶,當時阿里民間流傳著一首打油詩:“天上不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

1994年,阿里地委、行署正式啟動了獅泉河鎮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前后實施了三期。呂新民是第二期的項目負責人,總投資2371萬元,種植紅柳、柏楊124萬株。

那時候,呂新民沒事就往治沙工地跑,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整夜與監理單位、施工技術人員研究施工方案、統籌施工組織。

他說:“黨和人民把這樣重大的工程交給了我,我就要對得起這份信任,履行好自己的責任,要讓工程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歷史檢驗的結果是——獅泉河鎮的無霜期從1994年的83天延長到現在的170天,降水量從1994年年均76.5毫米增加到現在的135.3毫米,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9%以上,城內很少見風沙。

完成了三大工程后,呂新民又先后履職阿里地區旅游局和交通局局長、行署副專員、自治區駐西安辦事處副主任等多個崗位。2016年,在參加工作的32年后,他來到阿里地區政協擔任主席,開啟了事業的新篇章。

此時,他當年親手種下的紅柳已經一人多高,綠蔭繞城,隨風輕擺。

履職依舊為民情

健全機構設置以提升履職能力,是呂新民擔任政協主席后辦的第一件大事。

阿里地區政協成立于1960年,此前50多年里沒有設立過專委會。經過呂新民的多方爭取,在阿里地委和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9年成立了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法制、民族宗教文化文史提案和教科衛體3個正縣級專門委員會。此外,呂新民爭取了資金,建設政協委員黨建活動場所及附屬設施項目,為各級委員學習交流、開展活動提供了平臺。

“現在有了黨建活動場所,大家都愿意過來參加各種活動,互相交流工作和學習體會,增進了感情,凝聚了人心。”醫藥界委員普布堅參說。

呂新民擔任主席的8年時間里,服務住阿里的委員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21件,向自治區政協提交提案87件,地區政協累計立案并移交提案352件,全部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辦理和答復,為阿里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應有貢獻。《關于進一步關心關愛關注西藏干部群眾心理健康問題的提案》被國家衛健委采納,《關于藏中電網盡快向阿里延伸的提案》《關于提高邊民補貼標準的提案》《關于盡早規劃新疆和田至阿里獅泉河鎮修建鐵路的提案》等事關全局和民生的提案,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和采納。其中,呂新民提交的《關于加大阿里巖畫普查與保護工作力度的提案》《關于鼓勵邊民長期安居邊境一線的提案》被評為西藏自治區政協優秀提案。

在呂新民的主持下,近年來,阿里地區政協共編撰《阿里婚俗民歌》《譯師仁青桑布列傳》等13本書籍,啟動了《阿里古城堡遺址》編撰工作,多方面、多視角挖掘阿里厚重歷史、深厚文化、淳樸民風;形成了《阿里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調研報告》等調研報告數十份,提出意見建議上百條。

“我們一定要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這一履職宗旨,建言資政促發展,積極助推新時代新阿里高質量發展。”來政協這些年,呂新民一直是這么做的。

在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眼中,呂新民不是一個坐在辦公室里指揮的領導干部,相反,很多事情他都會率先垂范。

只要有機會,他就會走進基層和群眾家中,了解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社情民意,并形成相關的提案或報告。

這些年,呂新民參與調研或親自撰寫的提案、調研報告和信息累計超過30篇,被評為自治區政協優秀提案的《關于加大阿里巖畫普查與保護工作力度的提案》,就是他與一名從事巖畫研究工作的朋友深入交流,又赴阿里日土、札達等縣實地調研數次后撰寫的。

在呂新民牽頭開展的地區政協講好“委員故事”“阿里故事”活動中,他借助自己從事過交通工作的優勢,撰寫了《天上阿里不再遙遠——我親聞親歷的阿里交通發展變遷》一文被《西藏政協委員故事》轉載。

兼任阿里杰瑪央宗河河長的呂新民,將近幾年關注的重點放在了生態環境保護上。為此,他提出了“無廢城市管理”“各部門聯動參與生態保護”等觀點和建議,而他上報的《關于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中爭先鋒的思考》,還被評為西藏政協2023年度優秀社情民意信息。

就在帶隊參觀獅泉河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時,呂新民又發現了一處廢水排放問題。參觀結束后,他送走參觀者,又折返回去找相關部門了解詳細情況。

四十年時光過去,但呂新民的內心深處,還是當初那個18歲時來到阿里的青年。唯一不同的是,他對這片土地的愛,變得更為深沉。

編輯:魯雅靜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伦理AⅤ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4色 | 中文字幕在线区中文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