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碳中國 能源擔當>行業擔當
中國石化首個地熱發電示范項目并網發電
近日,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咸陽中深層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取得咸陽電網的接入許可,并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集中低溫發電、水溶氦氣提取、供暖于一體,是中國石化首個地熱發電示范項目,也是我國首個“熱電氦”集成先導性試驗項目,對于拓展地熱能產業鏈、優化能源結構具有積極意義。
該項目位于陜西省咸陽市,屬于關中地區。關中地區是一個大型中低溫沉積盆地型地熱田,地熱資源以其規模大、溫度高、水質優而獨具特色。該項目選取了一口位于寶石佳苑小區的地熱井,井深3000米,井口水溫約102℃,供暖季時,地熱水取上來后進行低負荷發電,同步提取地熱水中的氦氣,發電后的地熱水再利用熱交換進行供暖;非供暖季時,項目全時段滿負荷發電,并同步提取氦氣,使用后地熱水通過回灌井回注到原熱儲層再加熱。項目供暖能力達17萬平方米,年發電量約70萬千瓦時。
攻關核心技術,獲取地熱井中的“黃金氣體”。氦氣是重要戰略資源,被稱為“黃金氣體”,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科研、醫療、工業等領域。作為制造業大國,我國的氦氣需求量大,但長期大量依賴進口。目前,氦氣提取主要來源于含氦天然氣、煤層氣、空氣分離裝置的副產品等。該項目所在的渭河盆地擁有水溶氦和游離態氦及伴生氣資源,經分析,專家團隊發現該地區多數地熱井的氦氣含量之高國內外少見。近年來,中國石化在咸陽市持續開展水溶氦氣分離提純試驗及關鍵技術攻關,并成功運用到該項目,通過膜分離和變壓吸附耦合工藝已獲得純度99%以上的氦氣,為地熱水溶氦氣進一步產業化積累了寶貴技術經驗。
地熱能發電具有廣闊開發應用前景。地熱能是一種穩定可靠、綠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儲量大、分布廣、清潔環保等特點,廣泛應用于供暖制冷、發電、養殖等領域。其中,地熱發電方面,根據2023年世界地熱大會發布的《世界地熱發電進展》報告顯示,目前,世界上已有31個國家有地熱發電廠在運行,全球地熱發電總裝機容量已經從1980年的2110兆瓦增長到如今的16260兆瓦。
中國石化持續深耕地熱領域,成為國內最大的地熱能開發利用企業。中國石化是我國地熱開發利用領跑企業,在探索地熱能規模開發方面,22座城市地熱供暖超百萬平米,在全國72個市(縣、區)建成地熱供暖能力超1億平方米,其中在雄安新區建設的地熱供暖項目被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列入全球推廣項目名錄。在推動地熱產業科技進步方面,創新形成了地熱系統形成機制、熱儲傳熱機理兩大基礎理論,攻克了“取熱不耗水”工程技術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并成功鉆探了我國最深地熱科探井——福深熱1井。在服務國家地熱產業發展方面,牽頭編制了超過50%的行業標準以及我國在全球地熱領域第一項國際地熱協會標準,并成功舉辦2023年世界地熱大會。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