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青島
青島市政協“琴島學社”舉辦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共話老城保護與更新
推動青島市歷史城區煥發新的活力
人民政協網青島11月24日電(馬嘉悅 李木元 宋寶剛 位林惠 劉乙潼 袁世鼎 滿達呼 劉冠雄)“記憶打個瞌睡,老街在悄悄變樣。從里院小巷到歐式洋房,不管走到哪里,那個心中最軟的地方叫作家鄉……”伴隨著青島市政協委員、首批委員讀書活動領讀人董靜朗誦的一首優美深沉的詩詞《老街是心底幸福的秘藏》,讓在場記者仿佛穿越時光,一起感受青島著名商業中心——中山路的百年變遷。
11月21日,由人民政協網承辦的“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媒體記者團走進青島市,參加由市政協“琴島學社”在中山路上街里如是書店舉辦的“講好老城故事 彰顯歷史文化名城新魅力”政協委員讀書活動。
活動現場,書香與歷史的氣息交織在一起。入門顯眼位置擺放著“講好老城故事 彰顯歷史文化名城新魅力”薦讀書單,吸引著每一位來訪者的目光。現場還精心布置了“青島老城區”主題照片展和民間收藏展,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和一件件充滿故事的展品,仿佛在訴說著青島老城的故事。
活動伊始,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辦公室執行主任陳啟介紹了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整體情況和未來規劃。他表示,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是城市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價值要素是歷史文化底蘊最直觀的體現,保護好價值要素就是保護了老建筑的“根”和“魂”,也保護了老青島最珍貴的歷史記憶。
隨后,市政協常委鄧慶堯、市政協委員郝照明、青島理工大學教授徐飛鵬、青島著名文史學家鞏升起以及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專家庫成員兼民家收藏家鄒勇結合交流了讀書心得體會,并就如何進一步講好青島老城故事、挖掘老城文化底蘊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認為,青島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獨特的城市風貌,在推進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要積極挖掘和傳承老城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讓青島這座城市在保留歷史記憶的同時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委員、專家們建議,對以中山路為代表的青島老城區應實施分級分類保護策略,合理引入多樣化的商業業態,加強道路、停車位、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加大對文化名人故居的挖掘保護、精心講述青島故事等,推動青島歷史城區保護從1.0邁向2.0、3.0。
活動現場,市歷史城區指揮部對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一一回應,并表示將進一步借助“琴島學社”讀書平臺,加強與委員、專家的溝通聯系,共同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讓青島老城區煥發新魅力。市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員認真傾聽了委員們的意見建議后表示,讀書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活動后將及時把有關建議整理上報市委市政府。
市政協副主席姜巧珍表示,此次活動“書香味”十足、“協商味”十足、“煙火味”十足,是市政協堅持人民至上、惠民生、暖民心的務實之舉,也是堅持讀書和履職相結合,貫通讀書和協商平臺,實現跨平臺融合賦能的創新舉措。下一步,希望繼續擦亮“琴島學社”委員讀書活動品牌,不斷擴大委員讀書效應,推動政協各項工作提質效、創一流。
據了解,“琴島學社”是青島市政協創新打造的委員讀書活動品牌,自今年4月創設以來,委員讀書參與度、界別委員覆蓋面顯著提升,許多思想碰撞形成的“金點子”轉化為提案、調研報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職成果。對構建“書香青島”,滋養履職精氣神、賦能政協工作發揮了重要助推作用。
此前,采訪團一行還參觀了青島政協文史館,了解青島市政協的光輝歷程和歷史貢獻。
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央廣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法治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及青島市屬重點媒體參加活動。
(活動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