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法治人物
“全國模范檢察官”潘非瓊:用一生鑄忠誠
人民政協網12月3日電(記者 高志民)冬日,寒意漸濃,一個檢察官的故事卻如陽光和正義,讓每個知道故事的人心間涌蕩著暖流。他,就是潘非瓊,曾任遼寧省撫順市清原
在遼寧檢察系統,誰都知道潘非瓊是公訴戰線的一面“旗幟”。正是由于他的業務能力強,一個個重擔落在他身上。2010年,潘非瓊被遼寧省人民檢察院抽調辦理“中國足協系列腐敗案”。他帶領辦案組頂住壓力,全面復核證據、詢問證人。
在這起案件中,潘非瓊的主攻對象是國家體育總局原足球運動管理中心的張某某,由于涉及行賄的俱樂部作案時間跨度長、取證地域分布廣、查詢證據難度大。潘非瓊幾度赴全國各地調取證人證言、書證物證等,還多次與張某某正面交鋒,結合證據制定的訊問策略,最終攻破了張某某心理防線。在400多頁、20多萬字的審查報告和完整證據鏈條面前,嫌疑人放棄抵抗、認罪伏法。
在很多人眼中,潘非瓊是公訴席上的一束光,他邏輯嚴謹、攻防有序,工作時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優秀公訴人的風采。1996年遼寧大學法律系畢業后,潘非瓊考入撫順市人民檢察院,26年工作生涯中有19年從事公訴工作。“潘檢在公訴崗位19年寫的19本工作日記,是他全力奉獻公訴事業最真實的寫照,潘檢在‘圈內’就是‘硬茬’。”撫順市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潘娜說。
潘非瓊人生最后的時光是在清原
潘非瓊的案頭,總放著一本黨章和一本憲法,他的一生都在為黨和人民燃燒。26年轉戰撫順市人民檢察院公訴部門、案件管理部門、第七檢察部和清原
“我不僅是檢察官,更是一名共產黨員,這是我的責任和使命!”潘非瓊曾說。
工作26年間,潘非瓊辦理各類案件1300余件,接待群眾600余次,創造了“零過錯、零瑕疵、零上訪”的優秀業績。2024年初,中共遼寧省委追授潘非瓊同志“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站在公訴席上,潘非瓊是一把利劍;走近人民群眾,他又情理法兼容盡顯檢察官溫度。2010年初,潘非瓊出庭的一起庭審中,被害人家屬情緒激動,突然拿東西砸向公訴席。差點被砸到的潘非瓊沒作停頓,繼續發表公訴意見,一同出庭的撫順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張博卻替他覺得委屈。“這不是藐視法庭嗎,我們憑什么受這種氣?”
“案發時被告人為未成年人,被害人家屬擔心得不到公正判決以致行為過激可以理解,但我們必須依法出示偵查機關的補充證據,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權益都要被依法保護,這不是受氣。”時至今日,張博仍記得潘非瓊說過的話。
在潘非瓊心中,百姓的事始終是天大的事。“一年冬天,一位老人尾隨下班的他到了家門口。我有些不安,啥情況能讓當事人跟到家里來?老潘沒跟我多做解釋,而是讓我做一碗熱湯面,給老人
“老人走后,我問他,這個事情很快就捋清楚了,何苦要在家里說?”徐玫回憶說,“他對我說,這是一起刑事案件,對普通家庭來說是天大的事,以老人現在的心境,單一講法律只會讓他更難過,甚至產生誤解,影響他對司法公正的信心。我希望從人性角度去理解和寬慰他,讓他覺得法律是有溫度的。”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