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時政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新華社記者劉偉、張麗娜、哈麗娜
歲末天寒,民生冷暖,總是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做好冬季各項民生保障工作,特別要保障好群眾溫暖過冬”“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是一項硬任務”“取暖工作務必落實落細,做到每家每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頂風冒雪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
家里的溫度達不達標,供暖工作做得細不細,清潔取暖進展怎樣了……冬至前夕,記者在內蒙古、遼寧、寧夏等地走訪了解到,地方黨委政府落實總書記要求,擰緊責任鏈條,落實各項周密部署,用心用情守護群眾冬日里的溫暖。
修房子、安新家、送禮包
“僅僅用時41天,我們就給楊樹底下村47戶村民保質保量蓋好了新房?!边|寧省葫蘆島市建交集團災后重建總指揮鄒晶亮還記得,交房那天,他激動得掉了淚。
今年8月,遼寧省葫蘆島市遭受嚴重洪澇災害,建昌縣、綏中縣部分鄉鎮發生嚴重山洪,大量房屋被沖毀、道路垮塌、網絡中斷。災后不久即將入冬,災區群眾能否溫暖過冬,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災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戰場。葫蘆島市相關單位立即行動,投入1600余支施工隊伍、2.3萬人、4300余臺(套)機械設備推進災損住房修復重建工作。截至目前,因洪水倒塌或嚴重受損、需要重建的5447戶房屋主體工程全部竣工,受災群眾陸續搬入新家。
建昌縣黑山科鄉楊樹底下村是受災最嚴重的村子之一。為了讓47戶房屋受損嚴重的村民盡早住上新房,建昌縣的施工隊9月7日即開始起早貪黑搶抓工期。工人們吃住在工地,放棄中秋、國慶假期,換來新房每天“長高”。
走進楊樹底下村村民吳桂付家院子時,他正在整理碼放在院墻邊的過冬柴火?!拔覀兝蟽煽谑?7戶中第一戶搬進新家的。搬家當天啥也沒拿,就帶了把掃帚,家里啥都有,炕席、被褥、鍋碗瓢盆都是新的。”吳桂付說。
8月,被洪水沖毀的楊樹底下村民居。(受訪者供圖)
楊樹底下村重建新房全景。新華社記者高爽 攝
“政府協調社會各方面支持,為每戶免費提供了電視、冰箱、洗衣機、燃氣灶、電飯煲五件家電廚具‘大禮包’,我們還組織發放了一些米面油、被褥和棉衣,交房當天村民就可以拎包入住?!睏顦涞紫麓鍕D聯主席李春蓮說。
正午時分,陽光透過明亮的窗戶灑在炕上。71歲的建昌縣楊樹灣子鄉蒙古營子村村民李強看著屋里一應俱全的陳設對記者說:“蓋房花了11萬,補助就有6萬8。外墻還裝了保溫板,玻璃是雙層的,地基比老房子高了1米4,再也不怕洪水了?!?/p>
和李強家一樣,在各方合力下,寒冬來臨前,377戶楊樹灣子鄉村民都搬進了新家。
楊樹灣子鄉蒙古營子村村民李強正在新家打掃衛生。新華社記者高爽 攝
在建昌縣大屯鎮唐王谷村董杖子屯“移民新村”,記者看到26棟新房子的屋檐下掛著燈籠、窗上貼著“?!弊执盎?。唐王谷村黨支部書記王玉霞拿出手機,給記者看了一段視頻:拿著交付到手中的新房鑰匙,一位村民點燃鞭炮慶祝。
“今年村民們可以在新家過大年,日子也一定越來越好!”王玉霞說。
查堵點、補短板、抓落實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豐瑞公園小區居民楊彩霞這個冬天真正體會到什么是“知冷知熱”的室溫。
在楊彩霞家朝北的房間墻面上,掛著一個巴掌大的長方形儀器,上面顯示著“24.3℃”,這個室溫數據每20分鐘更新一次?!斑@是政府統一給安裝的室溫采集器,現在屋里溫度稍有降低,供熱公司就能自動感知,很快就會解決?!睏畈氏颊f,家里終于暖和了,一下子去了一塊心病。
楊彩霞家中的室溫采集器。新華社記者哈麗娜 攝
內蒙古冬季嚴寒,供暖期多達6個月,極寒地區達9個月。前些年的采暖季,群眾經常通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反映家里溫度不達標、暖氣停暖、供熱不均勻等問題,供熱投訴數量居高不下。
如何徹底解決老百姓挨凍的問題?
2024年年初,自治區黨委政府經過審慎研究,拿出196億元實施“溫暖工程”,采取“冬病夏治”的方式,對熱源、熱網、熱力站、住戶等進行全鏈條排查,建立項目清單,把供暖工作落細落實。
供熱不熱,找準“病根”是關鍵。今年開春,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上兩年與供熱有關的投訴、留言進行梳理分析,同時,工作人員入戶排查摸底,最終確定設備老舊、管網老化、熱源不足是供熱不熱的問題所在。
豐瑞公園小區之前的供熱管道腐蝕嚴重,管道截斷閥門關閉不嚴密,嚴重影響正常供熱,采暖季曾多次維修,但用處不大。為徹底解決這類問題,今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停暖即開工,不僅更換了管道,還進行了分區供熱改造。
“今年冬天家里溫度一下子就上來了,我把厚被子都收了,晚上蓋毯子就夠。”楊彩霞說。
“居民反映屋里熱了,我們懸著的心也踏實了?!焙艉秃铺厥锌屏譄犭娪邢挢熑喂緹峋W部部長張利平說,以前隊友們最怕過冬,群眾家里不熱,他們同樣難熬,大冬天也得忙著修管道。
呼和浩特市城發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在豐瑞公園小區對供熱設施測溫。新華社記者哈麗娜 攝
實現穩定的熱源,也是“溫暖工程”要攻堅的難題。楊彩霞居住的小區過去沒有接入城市大暖系統,只能依靠供熱企業的小鍋爐采暖,家里溫度很不穩定。
“今年我們將大唐托克托電廠至市區長輸供熱管網工程建設作為‘溫暖工程’的重要項目,通過熱電聯產為全市提供熱源,有效解決了熱源緊缺的問題?!焙艉秃铺厥凶》亢统青l建設局公用科科長鄔磊說。
豐瑞公園小區也被并入到這個項目的供暖范圍內,今年冬天小區居民反映白天、晚上溫度很穩定,而且還享受上了優質、清潔的熱源。
在呼和浩特市燃熱智慧供熱綜合管控平臺總控室,一面長21米、寬7米的大屏幕上,呼和浩特市城市燃熱集團所轄的熱源、熱力站、供熱范圍等生產運行情況實時顯示,楊彩霞家的供熱數據就被傳送到了這里。
“智慧供熱平臺對居民室內溫度進行有效監控,發現問題及時預警處置,供熱監管方式由接到投訴被動處置,向事前預警主動服務轉變。”城市燃熱集團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工作人員苗永青說。
更智慧、更干凈、更省錢
寧夏靈武市崇興鎮中北村村民馬金保今冬最愛干的一件事就是在家里養花?!耙郧岸煳堇锢?,花不好養,現在每個房間都熱乎,我養了20多盆!看著心情就好。”他拿著水壺一邊給花澆水一邊說。
不僅馬金保家,記者在中北村走家串戶,窗明幾凈、鮮花盛放已成為各家冬日里動人的景色。
寧夏靈武市崇興鎮中北村村民馬金保在家里澆花。新華社記者馬麗娟 攝
而過去每到冬天,村民們在屋里架起火爐,燒木柴或煤炭取暖?!盀榱耸√浚话阒患芤粋€爐子,其他屋子都冷冰冰的。晚上睡覺害怕火災,也害怕被煤煙打(一氧化碳中毒),只得把炭火滅了,壓兩條被子蓋著睡覺,睡到半夜凍頭呢。”馬金保說,每天添煤倒灰是冬季常態,煙筒沿著天花板伸到屋外,把房子熏得黑乎乎。
2017年起,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重點投向農村地區。
2023年開春,在每戶1.35萬元的項目補貼下,馬金保只掏了1500元進行“煤改電”,安裝了空氣源熱泵和暖氣片。記者看到,在他家屋外有一臺像空調外機一樣的機器,這是空氣源熱泵主機。開啟電源開關,就可以利用空氣中的熱量進行制熱,加熱管道里的防凍液,讓每個裝了暖氣片的房間都暖和起來。“現在晚上睡覺蓋得薄,也不擔心火災或煤煙了?!彼f。
寧夏靈武市崇興鎮中北村村民房屋外安裝的空氣源熱泵主機。新華社記者馬麗娟 攝
“煤改電”不僅帶來“穩穩”的溫暖,還更干凈衛生。取暖改造時,馬金保順便把多年熏黑的室內重新裝修了一番,把過去墻上通煙筒的洞口也封住了,如今家里鋪著白色瓷磚地板,吊頂、墻壁煥然一新,一點兒煤煙味兒都聞不到了。
為了降低村民取暖成本,寧夏對冬季采暖期清潔供暖用電實施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馬金保給記者算了筆賬,白天每度電約0.49元,晚上10點到次日早上8點,每度電約0.24元?!叭ツ暧每諝庠礋岜萌∨?,一個取暖季花了不到3000元,往年燒煤炭要花4000元左右呢?!瘪R金保說。
“一開始村里通知‘煤改電’時,我還很猶豫。結果等第一批改造完后,我到同村人家里一聊發現又干凈又省錢,當時就決定第二年報名?!瘪R金保說。
“為了打消村民對‘煤改電’的疑慮,我們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分批次改造,統一安裝了成本較低、適宜本地農村實際情況的空氣源熱泵?!膘`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徐衛民說,供暖改造與配套建設電網同步進行,為農戶免費接入戶線,如今全市農村3萬多戶常住戶已基本實現清潔取暖改造。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