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社會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時評 創客說 樂觀社會 畫里有話 滾動資訊

首頁>社會>民意時評

聚焦養老人才建設 助力老年友好社會

2024年12月20日 10:00  |  作者:方 可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2024年9月,教育部發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示》。其中,“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位列專業申報數量的第五位。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構建一個老年人友好的社會,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過上幸福、安寧的晚年生活,成為全社會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在這一過程中,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無疑是關鍵之舉。

養老服務人才專業的火熱,是市場需求的結果。當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持續攀升,截至2023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97億,占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7億人,占比15.4%。如此龐大的群體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且愈發多樣化,不僅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更涵蓋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康復護理等多個方面,進而就催生了對專業養老人才的強勁需求。

但從實際數據來看,我國養老服務人才短缺現象嚴重。依據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2021年提供的數據,我國失能失智老年群體約有4500萬人,持證的養老護理員只有50萬人。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發布的《養老服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71家養老服務機構中,七成以上存在人力資源供應不足的問題;六成以上存在人員專業化程度低和流動性強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高校和職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擴大專業培養規模,從源頭上解決養老服務人才短缺問題。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高校共開設護理學、養老服務管理等專業點770余個。其中部分大學開設的老年學本科專業,涵蓋了健康管理、社會工作、智慧養老等多個方向,養老服務人才培養不斷向多層次、多類型邁進。此外,各地在關注教育的基礎上也嘗試了更多傾向專業人才的優化政策,比如將養老護理師納入專業職稱范疇、探索薪酬待遇掛鉤機制等,為當地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要看到,推動養老行業持續發展,構建更加完善的老年人友好社會,需要各方共同發力。比如,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完善養老服務人才激勵措施;加強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優化課程設置;鼓勵高校、職業院校與養老機構深度合作等。同時,養老機構自身要強化內部管理,完善職業培訓體系,提升培訓質量。此外,社會各界都要積極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營造尊重養老服務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養老行業的發展前景不可小覷,是構建老年人友好社會的關鍵支撐。只有打造一支規模、結構、專業技能都達標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貼心的服務,才能推動老年友好社會的構建進程“加速跑”,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晚年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方 可)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亚洲va久久久久综合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v | 中文字幕乱码AV电影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乱码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