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資訊

創新資源共享,構建金融“共享法庭”——最高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金融借貸糾紛調解工作典型案例(第二批)

2024年12月25日 16:49  |  作者:徐艷紅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徐艷紅)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第二批金融借貸糾紛調解工作典型案例。其中創新資源共享,構建金融“共享法庭”的案例值得關注。

為有效應對小額借貸類不良資產激增態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寧波監管局(以下簡稱寧波金融監管局)指導市銀行業協會、市銀行保險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調委會)堅持非訴糾紛化解理念,與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寧波高新區法院)創新構建“1+3+N”的金融“共享法庭”立體解紛體系,列入“寧波市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2023年度重點攻堅項目”。

創新資源共享,構建金融“共享法庭”

為健全金融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創新“司法+行業”解紛模式,銀保調委會與寧波高新區法院聯合發布《關于全面推進高新區金融“共享法庭”建設的工作指引》(甬高新調〔2023〕1號),構建立體解紛體系:以設立在寧波高新區法院的1個金融“共享法庭”為治理中心,以銀保調委會等3家行業及市場調解組織的“共享法庭”為治理樞紐,以設立在金融機構的N個“共享法庭”為治理前端,建設“市場調解優先、行業調解并重、電子督促跟進、法院訴訟斷后”的金融糾紛遞進分層過濾體系。同時,各金融“共享法庭”以“一站點一法官一主任”為基本人員配置,從銀保調委會、各金融機構中選任庭務主任,接受法院的業務指導;共享行業調解與司法服務資源,提升金融機構快速處理糾紛能力。此外,依托立體解紛體系充分發揮行業專業優勢,加大行業投訴處置力度,完善法院執前督促流程,推動建立金融糾紛非訴核銷機制,融合信訪、調解、訴訟“三支隊伍、三個環節”,將金融“共享法庭”打造成金融糾紛化解“終點站”。

創新一站協同,探索非訴化解模式

一是在線委派調解。由寧波高新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批量登記小額借貸類案件,在線委派銀保調委會就地引導,金融“共享法庭”組織調解,通過法庭的在線視頻指導,為金融機構提供靈活的綜合調解方案,并通過智能調解模塊實現“菜單選擇調解套餐、一鍵生成調解協議”的快速調解服務。二是電子督促跟進。對訴前調解失敗且合同中有約定電子送達條款的案件,由金融機構線上提交電子支付令申請,法院適用電子督促程序視情合并立案,一攬子生成并自動送達電子支付令,督促被申請人盡快履行義務。三是法院訴訟斷后。針對調解失敗又無法申請支付令的案件,可以通過法院“金融聯審”機制進入訴訟程序。四是試點“非訴核銷”機制。寧波高新區法院與寧波銀行、浙商銀行寧波分行聯合試點“非訴核銷機制”,對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金融不良債權出具《預查廢證明》,銀行無需走完訴訟、執行流程,即可以該證明作為金融不良債權的核銷依據。2023年期間,2家試點銀行收到法院開具的《預查廢證明》291份。

創新調處舉措,贏得多方認可肯定

一是訴訟成本明顯降低。最終實現銀行為原告的案件最快當天調解、當天出具裁定,平均耗時15天以內;降低銀行訴訟墊費金額,減輕債務人負擔,累計減免訴訟費190.84萬元。二是糾紛投訴有效減少。金融“共享法庭”平臺全程錄音錄像,保障雙方當事人權益,降低后續客戶投訴可能,同時以法院信用為背書,以行業調解為紐帶,客戶接受度明顯提高,因外部催收引發的投訴明顯下降。三是激發自動履約意愿。小額借貸案件缺席判決率高、缺乏個性化調解方案,易導致欠款人還款能力繼續惡化,銀行債權難以真正實現。訴前調解靈活采取分期償還、減免罰息等方式鼓勵調解,對自動履行的債務人給予提額、降息、展期等信貸激勵政策,當事人主動履約意愿顯著提升。四是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在寧波金融監管局的持續推動下,2023年至今,銀保調委會聯動寧波市轄內其他基層法院陸續在城區和縣域法人金融機構設立金融“共享法庭”17家,累計處理小額借貸類糾紛21219件,涉及金額3.87億元。

編輯:錢子鈺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精品第一区 | 亚洲国产大片在线观看 | 在线不卡人成视频 | 中文字幕aⅴ中文字幕天堂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