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微言大義 望海樓札記

首頁>要論>微言大義

專業“洗牌” 讓教育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2025年01月02日 07:45  |  作者:肖一笑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2024年以來,教育部開展了一場數量足夠多、力度足夠大的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共增設國家戰略急需專業布點1673個,撤銷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1670個。有不少學生表示,沒想到自己的專業成了“絕學”;也有學生表示,自己學的內容與實際就業差距過大,確實應該調整專業。

從長遠來看,學科專業的優化調整并不只是盲目追求專業數量的增多或減少。刪減的專業與其他專業重組改名,新增的專業在原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實現由“舊”向“新”的轉變,其“洗牌”的核心目標是讓教育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讓學生不僅能夠學有所成,還能學有所用。

過去一些專業設置重復性高,與社會需求脫節,導致學生畢業后難以找到匹配的崗位。而此次學科專業“洗牌”優化了學科資源配置,減少一些專業冗余,讓各專業更加貼近社會發展的需求。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中就提及“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的學科專業布點”。一大批交叉融合、關鍵領域相關的新興專業也已經或即將“亮相”。

此次專業的“大洗牌”對學生以及家長在專業選擇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過往熱門專業變“冷”,冷門專業或許今后會變“熱”,學生與家長不能再局限于專業熱度的分析,應該綜合衡量國家發展戰略、人才市場的需求,學科發展方向與學生個人學習素養、興趣愛好、職業規劃等多方面的匹配程度。不僅要將專業能力培養作為選擇的重要因素,更要將綜合素質的提高納入考量范圍,高校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決定了學生不會被文科、理科或工科等專業類別深度捆綁,更加機動靈活地具備多種能力的運用。

當然,此次“洗牌”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優化調整后,一些學生可能需要適應新的課程體系,甚至面臨轉專業的壓力。教育部門和高校也要持續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學科專業調整,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精準地找到與就業升學對口的專業,更大程度發揮個人價值,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性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理论 | 依人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日本熟女 | 亚洲高清揄拍国产 | 亚洲综合鲁鲁久久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