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一位委員的“三篇文章”
——上海靜安區政協二屆四次會議大會發言即景
“靜安的先進性、競爭力,靠‘守’是守不住的,靠‘卷’是卷不遠的。”
“要通過‘進攻’來實現‘進步’,通過‘開放’來實現‘開發’。”
……
在上海市靜安區政協全會的大會發言環節“佳句”迭出,委員們為此細致調研了數月、精心準備了一年。
1月7日的區政協二屆四次會議大會發言現場,何萬篷委員以“佳句”開場:“作為老牌、經典的上海中心城區,靜安要打破路徑依賴和思維定勢,不是一般意義的敲敲打打、修修補補,不是輕飄飄一句‘走出舒適區’,而是‘走向無人區’。”
何萬篷隨之道出的“三篇文章”,贏得現場熱烈掌聲。
他認為,職能部門要能從促成一個企業的一件事,延展到促進眾多企業的眾多事,并將其規程化、鏈條化、集群化,放在臺面上、陽光下,使之可持續、不可逆。
何萬篷的第一篇文章謂之“效率靜安”,也就是企業做正確的事情,部門正確地做事情。“我們要敢于和世界上任何機構比效率,或許還可以增設一個‘政策售后部’。”
他說,任何的“管得住”,必須服務于“放得活”。職能部門要從擅長“管牢”,切換到擅長“放活”;從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齊整劃一的“潔癖”,切換到守正創新、兜住底線基礎上,促進各展所長、百花齊放的“偏好”。
他認為,這是一個敢不敢和能不能包容新業態、新形態、新心態的問題。如果自己不熟悉,不喜歡,沒碰到過,可能管不好,不知道怎么服務,就機械地說不,一刀切,那無異于扼殺創造、壓抑活力。“很多失序、失范,恰恰是因為堵路、占道、不讓發展而造成的。好的發展,是全過程感知、服務早一步、監管慢半拍、招數多幾手。”
何萬篷的第二篇文章謂之“活力靜安”,活力是包容心和耐心孵化、催化而來的——容敗、容錯、容失、容慢、容小、容亂、容散、容缺……絕不包容的,是假、劣和危。
2024年的網絡流行語有“滬幣”一詞,指在上海生活所需支付的各種費用,大意就是“貴”!上海“貴”,上海的中心城區當然也“貴”。他說,在靜安,單要素可能是貴的。但是因為巧妙集成了多要素,反而在總體上是相對便宜的。靜安尤其是南京西路,是上海乃至全國營商成本最低的地方。
他認為,在這里,有效融合了文化和科技的新型文化業態,富含需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優質標的,有一系列的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活動,其首發價值遠高于日常生活易耗品的首店、首秀、首展。
何萬篷的第三篇文章謂之“人文靜安”。新型文化業態,是諸多新賽道的藥引子、牛鼻子,推動著技術路線、產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的變革。
何萬篷表示,“效率﹢活力﹢人文”,做好這三篇文章的靜安,必將產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聚變”和“鏈式反應”。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