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民政協報·福建省政協融媒體中心>政在協商
開創建設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窗口的新氣象
——福建省政協專題視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小記
福建全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努力把福建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的窗口”的殷殷囑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從“面向省內外、面向臺灣、面向港澳和海外”三個維度,接續推進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的窗口建設,為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貢獻福建力量。
處暑前夕,福建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碧海藍天,岸邊坐落著青墻黛瓦的石頭厝建筑群。當福建省政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視察團走進其中,仿佛打開了時空穿越之門,來到數千年前的南島語族聚落。
從莆田湄洲媽祖文化園到泉州陳埭民族中學,再到廈門陳嘉庚紀念館等地,視察團一行實地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情況,并與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在閩臺青代表等面對面座談交流。
據介紹,省政協已連續8年打造“凝心向黨 同心筑夢”引領聚識工作品牌,連續10年開展“同心筑夢”民族鄉村助學活動,連續6年主辦海峽論壇·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并同有關方面27年來堅持辦好“深珠座談會”,每年舉辦“追夢中華福建行·華僑(裔)子弟尋根之旅夏令營”“港澳臺大學生福建走朱子之路研習營”等交流活動,努力畫好中華民族的最大同心圓。
如何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省政協委員建議,堅持大統戰工作格局、“大幫扶”機制、“大融合”導向、“大團結”主題,持續多措并舉推進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打造全省各地“民族團結共同富裕”示范窗口,不斷推動團結聯誼對象向基層一線和臺港澳代表人士延伸,真正促進各民族在空間、經濟、文化、社會、情感上深化交融。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必由之路。”省政協副主席黃如欣表示,要持續用好福建獨特資源優勢,打造更多有影響力凝聚力的宣傳教育平臺和研究基地,為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作出“福建窗口”新貢獻。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不久前,帶領該專題視察團走進福州、寧德等地開展視察的省政協副主席張兆民希望,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立足職能定位,積極創新方式載體,進一步講好福建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在推動兩岸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取得積極成效。
省政協主席滕佳材表示,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進一步講好民族團結進步“福建故事”、閩寧協作和援藏援疆“同心共筑中國夢”故事、“中華一家親、閩臺親上親”故事,助推兩岸同胞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泛凝聚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的智慧和力量。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