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民政協報·福建省政協融媒體中心>政在協商
在“仍不過時”的思想照耀下勇毅前行
——福建省政協主辦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大會側記
深冬時節,沿著穿村而過的小溪,走進福建福州烏龍江畔的陽岐村,一座逾千年歷史的午橋上,放學晚歸的孩童們嬉鬧著從橋上跑過,不遠處的村民笑呵呵地在各自屋前忙碌,儼然一派溫馨祥和的景象。
這里,便是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嚴復的故鄉。
今年是嚴復誕辰170周年。1月5日,由福建省政協主辦的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福州舉行,來自北大、清華、復旦、南大、廈大、中國社科院等海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深入探討嚴復科學與愛國思想的現實意義與當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及福州工作期間,十分重視嚴復思想的研究和弘揚。1997年12月,他為“嚴復與中國近代化學術研討會”題詞:“嚴謹治學,首倡變革。追求真理,愛國興邦。”2001年11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親自主編了《科學與愛國——嚴復思想新探》,并寫了序言,對嚴復的愛國情懷和啟蒙思想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時至今日,嚴復的科學與愛國思想仍不過時”。
如今,福建已先后多次召開紀念大會,成立嚴復學術研究會,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出版了《嚴復年譜》《嚴復大傳》等學術精品,在海內外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為中華兒女團結奮斗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當天會上,現場300余名參會嘉賓一致認為,當前,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階段,傳承和弘揚嚴復先生的思想和愛國精神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嚴復深刻影響了北京大學的文化底蘊與建設發展,為中國走向現代化保存了一顆學術火種。”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說,北京大學將與福建省以及海峽兩岸的嚴復后人加強合作,進一步做好嚴復研究工作,更好地弘揚嚴復的科學與愛國精神。
復旦大學校長金力表示,紀念嚴復先生誕辰170周年,就是要更好地思考、繼承嚴復先生“開眼看世界,以筆醒山河”的思想和事業,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嚴復與臺灣情緣深厚,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共同紐帶,其后裔在臺灣枝繁葉茂,一直推動著海峽兩岸的和平互動。
“祖父的開闊思想和強烈愛國、愛人的胸襟,是嚴氏家族代代相傳的重要資產。”身在臺灣的嚴復孫女嚴倬云在書面致辭中認為,祖父留下的許多珍貴精神財富,經過重溫和學習,可以為未來提供嶄新思考。
面向未來,福建正以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為己任,充分發揮福建獨特優勢,精心打造兩岸交流品牌,為促進兩岸同胞民心相通、心靈契合,早日實現祖國統一貢獻智慧力量。
臺灣學者黃克武說,嚴復先生的后人散布在海峽兩岸,從血脈上證明了“兩岸一家親”;嚴復先生的思想在臺灣也很受重視,發揚嚴復思想可以讓兩岸取得更多共識。
“嚴復的一生是愛國者的一生,他始終堅守愛國之心、踐行報國之志。”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表示,紀念嚴復就是要大力弘揚嚴復的愛國主義精神,錘煉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民族品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福建要以嚴復學術研究為紐帶,促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要強化嚴復思想研究的國際交流,打造具有時代影響力和國際傳播力的嚴復思想文化品牌。
福建省政協主席滕佳材表示,我們共同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就是要自覺擔當起新福建建設的使命任務,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同時,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做好大團結大聯合工作,精心打造兩岸交流品牌,為促進兩岸同胞民心相通、心靈契合,早日實現祖國統一貢獻智慧力量。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