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民政協報·福建省政協融媒體中心>要聞
為閩協商 為民服務——福建省政協2024年創新工作回眸
福建省政協主席滕佳材帶隊赴高校開展提案工作調研
“走進政協 臺灣青年說”分享活動現場
福建省政協召開紀念嚴復誕辰一百七十周年大會
福建省政協召開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
總有一種精神,穿越時光歷久彌新;總有一種力量,化育人心催人奮進。
2024年10月,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福建考察,并賦予福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的使命任務。
“奮勇爭先”,短短四字,重若千鈞。這既是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也是福建省政協履職工作的努力方向。
“我們要抓住重點關鍵,找準全省政協工作創新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推進理論創新,推進工作創新,推進方法創新,推進制度創新,真正開拓新思路,開辟新路徑,奮勇爭先擔使命,全力打造‘為閩協商 為民服務’特色品牌?!痹诟=ㄊ≌f第十八次主席會議暨年度工作動員會上,全場聚焦“創新”主題熱議紛紛,福建省政協主席滕佳材定下了“新”基調。
一年以來,創新在福建省政協蔚然成風。省政協各部門以“奮勇爭先”的站位要求、“奮勇爭先”的氣魄干勁、“奮勇爭先”的擔當作為,把改革創新貫穿工作各方面,努力謀創新之舉、為創新之事、成創新之效,“清單化”推進實施創新項目,“為閩協商 為民服務”的履職實踐愈發火熱,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作出了新的貢獻。
??? 省政協辦公廳:
以更優服務保障政協履職工作高質量發展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呼聲心聲建言聲,聲聲動情。
一年間,省政協辦公廳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地方政協秘書長工作交流座談會精神,堅持把創新作為提升“三服務”水平的主抓手,主動謀創新、抓創新、促創新,發揮統籌協調、參謀助手、督促檢查、服務保障職能作用,為推進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服務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堅持創新思路,把準關鍵點。自覺以創新為引領,總結提煉一批源自基層一線、可復制可推廣的鮮活經驗,助力推出“為閩協商 為民服務”履職品牌;深入推進年度創新工作計劃實施,結合督辦年度6大類138項重點工作任務,每季度匯總形成情況通報推動落實。強化創新牽引聚合作用,指導地方加快融入,深入宣傳“榕你來商量”“莆事好商量”“網格協商”等品牌亮點和創新做法,實現品牌塑造省市縣三級協同發力。
探索創新舉措,深耕責任田。以放大履職成果效應為切入口,全周期專項民主監督等多項經驗做法獲全國政協領導批示肯定,機關統籌協調、新聞宣傳、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在全國性會議上作大會發言;以推動破解市縣政協“兩個薄弱”為突破口,制定關于加強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的指導意見,開展三級政協聯動調研和聯辦活動150多場,有效增強政協履職整體合力;以黨建破題、領題,開展學習講座、交流研討上百場,聚力打造“凝心向黨·協力同行”黨建品牌,推進黨建工作與協商課題、提案辦理等履職工作深度融合、同向發力。
提升創新能力,練好基本功。開展“三到一服務”委員走訪活動,并發揮老委員專家組作用,激發委員履職積極性,一批民生難題得到有效解決,推動省政協事業再上新臺階。以模范機關建設為載體,統籌協調推進300多個具體事項,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有序推進;牽頭落實2024年度省政協黨組成員領題調研課題,形成一批有分量、高質量的調研成果,供省政協黨組決策參考;加強制度“廢改立”,圍繞黨的建設、調查視察等制定修訂制度24項,“三化”建設取得新進展。
??? 省政協提案委員會:
創新運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推動提案工作提質增效
“我們堅持黨政工作推進到哪里,提案工作就跟進到哪里,找準提案切入點,推動‘優培優生’。”
一年來,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創新運用提案工作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圍繞提案工作的源頭培育、協商辦理、成果運用、成效宣傳、閉環管理,聚焦固基提質、延鏈增效、奮勇爭先,全面推動省政協提案工作高質量發展。
把好“源頭”,創新培育機制。首次召開省政協知情明政通報會,促進“黨政所需”和“政協所能”有效對接,并將“無調研不提案”要求具體化,共收到提案1074件,經審查立案885件,立案率82.4%,實現委員提案、提案總數、提案質量三提升。
豐富“形式”,完善督辦矩陣。當前,已形成省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政協專委會領導“重要提案”協商辦理、四級政協委員聯合督辦、提案委點題督辦、不滿意提案二次辦理等多層次提案辦理新矩陣,使得越來越多的建議體現到省委、省政府的相關政策、發展規劃和部門工作中,促成更多“金點子”結出“金果子”。
注重“實效”,推動成果轉化。一年來,共走訪27家承辦單位,推動提案建議采納或擬采納2335件次,采納率98.2%,并同步開展“點題”辦理協商、提案辦理“回頭看”,讓辦理成果不止步于當下辦理結果,實現提案成果轉化從“單一型”向“多元化”轉變。
??? 省政協經濟委員會:
當好福建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參與者
回眸一年的履職足跡,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始終把服務全省發展大局作為履職的靶心,切實當好福建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參與者。
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積極建言獻策。高質量做好“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重點產業集群”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調研協商工作,并由省政協領導帶領課題組赴省內外多地調研,提出9大方面27條建議,省政府、省政協聯合部署成果轉化工作。
聚焦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深入調查研究。從支持省屬國有企業并購重組、鼓勵與央企及社會資本深度合作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在省屬國企中引發熱烈反響,第一時間編制清單式任務書,切實推進國資國企改革。
發揮平臺作用助力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充分發揮聯系民營企業家委員和經濟界人士多的優勢,致力當好政企溝通的“聯絡員”、幫扶企業的“服務員”,積極報送相關社情民意信息、專報件,聚焦界別委員所在民營企業開展幫扶活動。
著眼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推動重點提案督辦。緊跟省委關于加快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主體,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部署要求,精心組織實施《關于培育壯大專精特新企業,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重點提案督辦,所提意見和督辦調研建議寫入《福建省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
加強協作聯動廣泛凝聚各方力量。立足福建民營經濟大省實際,聯合省工商聯組織專題調研,聯動民建省委會開展對口協商,聯系經濟界辦理重要提案,強化政協經濟委系統協同協作,形成協同調研、聯動協商、成果共享的良好態勢。
??? 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
在鄉村振興中書寫履職答卷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專為本,以農為要?!币荒陙?,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立足自身優勢,聚焦全省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專委會履職向新求質。
注重“借智借力”,加強與福建農林大學、省農科院的常態化協作,發揮專家智庫、專業優勢,為協商課題提供前瞻性、有深度的建議;注重“結對互動”,通過科技界別委員與農業界別委員結對互動,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農業界別委員得到了科技指導,科技界別委員實現了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注重“上下貫通”,積極向上爭取支持與幫助,強化對下指導與推動,邀請市縣兩級政協協同開展“促進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發揮傳統村落活化利用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等多個課題調研;注重“聯動協作”,會同民革省委會繼續深化“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活動,為兩岸青年搭建平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聯合省鄉村振興促進會、省僑聯等舉辦“千村萬品”展、“華僑美食文化節”、“鄉村產業、文化振興展”等系列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還以省政協領導掛鉤幫扶的縣、村、企業為平臺,聯動牽頭單位深入調研,了解民情、傾聽民聲、反映訴求,協調推動一系列問題解決。
??? 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追新逐綠 向美而行
一個個奮楫篤行的身影、一篇篇務實精準的建言、一場場凝心聚力的活動……一年來,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充分發揮專委會的基礎性作用,聚焦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守正創新擔使命,強基增效鑄精品,以高質量履職助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福建。
一方面,助力“以生態之美厚積發展之勢”,圍繞“推動閩江九龍江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課題,分流域分片區開展調研,收集文件材料110多份,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網絡議政,匯集各方意見建議4100多條,并在拓展協商深度上,探索創新微視頻展播形式,聯合海峽號融媒體中心在福建政協微信公眾號刊發5期17條微視頻,閱讀量近萬次;同時,助力“以產業向新推進綠動未來”,特別是采用政協提案“共提合辦”方式,將有關氫能產業發展的同類提案者、老委員專家組成員組織起來,同調研共協商建真言。
另一方面,堅持“以一體協同深化品牌建設”。圍繞“為閩協商 為民服務”特色品牌建設,持續深化以“黨建紅·生態美”品牌為引領的“1﹢N”聚識平臺;省市縣政協一體推進打造“政協委員河長”民主監督履職精品,創新做法得到全國政協領導批示和肯定;聯合舉辦了關注森林·探秘戴云、遴選最美古樹群、濕地保護宣傳等活動,不斷探索“關注森林·綠美八閩”品牌跨部門跨區域聯建模式。
??? 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
強化履職助力科教興閩
“我們已累計帶動聯系900余名界別群眾參與‘界別活動日’,為群眾辦了一批又一批實事好事?!被貞≌f教科衛體委員會的是,全省多地老百姓燦爛的笑臉。
而這亦是過去一年,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心系民生科技、服務中心大局的一個縮影。
致力全程創新,推進專題協商建言和調研成果轉化雙促雙升。圍繞“健全共同促進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機制”專題協商課題,主動探索協商議政全鏈條創新,按照分行業分區域分規模的思路,聽取百名企業家意見;首次貫通多部門數據,開展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總體評價、分行業評價、分地市評價、省際比較評價,繪制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圖譜。
整合多方力量,推進協商式民主監督走深走實。把政協上下聯動監督與民主黨派專項監督協同起來,把政協民主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協同起來,把政協民主監督發現問題與職能部門推動解決問題協同起來,并首次在省政府召開民主監督協商會議,面對面協商交流推動解決問題。
同時,加強上下聯動,推進“閩臺高等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等重點調研獻策務實管用;探索跨界融合,推進“全省體衛融合發展”等重點提案辦理提質增效;做好供需對接,推進京閩政協科技合作開花結果;建立機制平臺,深化拓展“雙聯四進”活動品牌,為古田縣前洋村捐建“協商連心廊”、為尤溪縣連云村捐建祖厝自然村道路,慰問幼兒、困難群體,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 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
立足“三個聚焦”推動創新工作走深走實
這一年來,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辦公室里時常群情振奮——源于一次次深入調研,一份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一條條肯定性批示。
自今年初以來,省政協社法委聚焦守正創新、問題導向、久久為功,求新、求實、求優,為打造“為閩協商 為民服務”特色品牌作出社法委應有的貢獻。
聚焦守正創新,一個一個探索。按照“委員點題、對口協商、凝聚共識、促進發展”的思路,創新開展“點題協商”;按照“事前精準選題、事中開門協商、事后成果轉化”的思路,創新開展“全周期專項民主監督”;為求參政參到要點上、議政議到關鍵處,聯合三明市政協,探索參政議政“133”工作機制。
聚焦問題導向,一個一個突破。通過點題協商“十百千”專項活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980個;圍繞“大力發展全省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省市縣政協三級聯動開展全周期專項民主監督,讓全省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
聚焦久久為功,一個一個打造?!包c題協商”“全周期專項民主監督”經驗做法,寫入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決定,先后兩次在全國暨地方政協社法委工作座談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包c題協商”被評為“2023年福建省改革優秀案例”。
??? 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
雙向發力助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固守圓心,拉長半徑,畫好“最大同心圓”。
2024年,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一以貫之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首要政治責任,持續打造“凝心向黨、同心筑夢”引領聚識工作品牌,探索開展“中華文化與宗教中國化”界別沙龍活動,在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中展示擔當作為。
在有形有感有效上用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線上線下常態化開展宣傳教育,分批次組團視察和自主調研相結合,共促講好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的“福建窗口”故事、“中華一家親、閩臺親上親”故事,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圍繞加大掛鉤幫扶民族鄉村工作力度、金融助力民族鄉村振興、深化打造福安民族團結進步“坂中樣本”開展調研協商,相關課題報告獲多位省領導批示;持續深化“同心筑夢”民族鄉村助學等為民辦實事活動,助力全省加快建成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的窗口。
發揮宗教和民間信仰積極作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開展重點提案督辦,推動省市政協民宗委同題共答;指導支持舉辦兩岸民間宮廟敘緣交流、僑僧文化交流、閩臺佛教論壇、圓瑛法師與宗教中國化論壇、紀念慈航法師等系列活動,推動閩臺宗教和民間信仰文化交往交流不斷走熱走深;助力講好福建南島語族文化故事,推動兩岸同胞共探多元一體中華文明,不斷增進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
??? 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
擴大“朋友圈” 畫好“同心圓”
細說2024年,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和務實舉措,推動各項工作呈現新亮點、取得新成效。
緊抓主責主業,在提升協商效能上出實績。高質量完成“加強在閩臺青就業創業平臺建設”專題協商和“培育集市經濟,助力兩岸青年融合發展”重點提案督辦工作,為助力兩岸產業融合、拓展臺青在閩就業創業集眾智謀良策;構建與兄弟省市政協的跨區域聯合協商機制,為助力臺青在大陸就業創業畫出更大同心圓、奉獻更多“金點子”。
緊扣中心環節,在廣泛凝聚共識上鼓實勁。省兩會期間配合省委召開的“港區澳區省政協委員及港澳臺僑列席人員代表座談會”和在深圳、珠海召開的“深珠座談會”,成為團結凝聚閩籍港澳臺僑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和響亮品牌;先后兩次組團赴港澳走訪閩籍愛國社團,在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深化閩港閩澳交流合作中展現新作為;組織港澳委員赴新疆開展學習考察,積極與當地開展項目對接;辦好港澳臺大學生走朱子之路研習營、閩籍僑領故鄉行等活動,逐步擴大臺青首來族、華僑新生代參與范圍;先后組團赴非洲、大洋洲交流訪問,在弘揚中華文化、厚植家國情懷中匯聚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同行力量。
注重守正創新,在培塑特色品牌上亮實招。創新啟動“讓政協走進臺胞 讓臺胞走進政協”品牌建設,以走進臺胞之“勤”服務融合之“能”;接力提升“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品牌效應,進一步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持續擦亮“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傳統品牌,從豐富活動對象、創新活動載體、擴大活動影響、深化輿論宣傳四方面注入新的活力。
??? 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堅持以文化人助推文化強省建設
這一年來,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緊緊圍繞“為閩協商 為民服務”特色品牌建設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助推提升福建文化影響力?!皩⒏=ù蛟鞛槭澜缰糜文康牡亍睂趨f商暨界別協商課題調研報告作為省重點課題“福建省‘十五五’發展思路研究”的子課題,以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成果之一;省委印發實施《福建省社科強省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委員會重點課題“大力推進社科強省建設”調研報告中的多條建議被吸收。
強化文史資料存史資政作用。推動福建政協文史館和歷程展項目建設,為省政協成立70周年獻禮;推出新一屆省政協“見福”文史資料系列,順利開展第一卷《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征編工作;出版《百福具臻——福建工藝美術福文化》、紀念嚴復誕辰170年系列活動特刊等。
推動委員學習活動走深走實。圍繞2024年省政協協商議政重點,先后邀請4位廳長為委員們上“知情明政”課;創新開展委員講堂“雙走進”活動,邀請界別群眾走進政協委員講堂,安排政協委員走進基層群眾開展文化惠民交流講座;建立健全“三級聯學”機制,實現上下聯動、資源共享。
以文化人廣泛凝聚共識。高規格舉辦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舉辦“大道同行共襄偉業”主題書畫展等一系列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持續深化“圓鄉村兒童鋼琴夢”為民辦實事活動,該項目累計向全省22個縣區捐贈鋼琴282臺。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