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一份“委員作業” 一份責任擔當
——江西省政協委員實干譜新篇
剛剛過去的2024年,令人難忘。這一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這一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這一年,江西省政協委員們以實干推動高質量發展,每份“委員作業”都是一份成績單,有溫度、有深度、有厚度的,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
“嫵媚的青山,浩渺的鄱陽,不僅屬于江西人民也屬于全國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春節剛過,省政協常委、省鄱陽湖流域農業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涂文清就奔赴上饒飲用水水源地、江豚及候鳥棲息地考察。看到曾經“以湖為生、以船為家”的漁民們響應長江十年禁漁號召,成功上岸轉型,涂文清深受鼓舞。不久,他提交的《關于掌握新污染物命脈,守護放心水安心糧的建議》被采納,新成立的省新污染物治理專家庫和省重點研發項目,有力加強了江西省新污染物治理能力。
“一張防滑墊、一盞小夜燈、一個助浴凳,關鍵時候能穩穩托住老年人前行。”省政協委員、省民政廳副廳長黃永茂建言助力全省3萬戶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377家區域性中心敬老院、2027家“幸福食堂”“贛鄱紅—老有所為行動”……一件件老年人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落地。
省政協委員、香港江西社團(聯誼)總會副主席胡雁提交提案,建議加強與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協商,促進香港青年來贛考察及發展,獲評省政協年度優秀提案。7月,江西安遠三百山被正式納入“公民科”考察范圍,主題為“飲水思源”。同時,胡雁組織30余名香港博士赴南昌開展國情考察活動。今年,江西有關省直部門有望組團到訪香港,進一步深化贛港合作。
“委員建議勝過千言萬語。”群眾的回應是省政協委員、贛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紀偉鵬履職盡責的最大動力。他緊密聯系文化藝術界群眾,不斷為江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鼓與呼。提交提案推動文化新業態、新場景項目列入2024年度省級文化產業項目重點扶持范圍,他還代表界別作聯組討論發言,建議發揮主場優勢,用好八大山人紀念館平臺。八大山人紀念館成為第十一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積極開展“贛港澳”交流活動。
“提案建議轉化為工作舉措最有成就感。”南昌市新龍學校門口人頭攢動,但以往人車混行的場景已不再。省政協委員、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辦公室主任蔡斯嘉在服務專委會做好協商議題的同時,著眼于校園周邊交通安全環境整治小切口,3次提交提案,推動主辦單位“以點帶面”實施“家校警”聯勤護校等舉措,解決同類問題。她提交的《關于在南昌地鐵“鷺鷺行”APP中增設“同行碼”功能的建議》也獲采納,實現一人刷碼三人出行,為南昌建設文明城市添彩增色。
“行程滿滿,收獲滿滿。”省政協委員、南昌市科協主席王妮娜總結道。在省政協“做大做強我省港口經濟”月度協商會、“加快我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課題調研中,她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崗位作用,提出的“實現重要港區與高速公路、鐵路貨運通道、綜合物流樞紐之間有效連接”等建議被吸納到省政協調研報告。回訪調研時,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內首條可辦理集散貨到發、集裝箱裝卸和中轉的綜合性疏港鐵路——九江紅光鐵路專用線工程已開工建設,南昌港姚灣鐵路專用線工程開工在即。
時間的長河奔涌向前,奮斗的步伐永不停歇。省政協委員們再次匯聚南昌,帶著全省各界期許,履行光榮神圣職責。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