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委員好聲音
廈門思明區政協委員:拓寬渠道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今年的常委會工作報告,用了近兩頁的篇幅來介紹‘助力兩岸融合發展’工作,作為區政協委員和海峽論壇主論壇多年的服務商,我很自豪,也深有感觸。”在廈門市思明區政協九屆四次會議期間,陳華增委員的分享,引發了委員們的共鳴。
“兩岸交流‘根’在民間。”陳華增委員分析說,去年思明區有70多場兩岸民間交流活動,廈門城城隍信俗、海峽兩岸風箏節以及區政協主辦的“兩岸有戲”青少年戲迷交流體驗營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建議今后相關部門可在年初梳理各項活動排期,拓寬宣傳渠道擴大影響力,增加兩岸民眾知曉率和參與度、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拓展同期配套文旅活動、帶動產業發展。
“近年來我區在臺胞服務驛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還存在著硬件基礎設施待優化、信息化水平待提升等問題。”蘇奕欣委員代表民革界別作大會發言時表示,打造全區、全市統一的臺胞服務信息平臺,做好臺胞臺企大數據分析,精準服務;編制政策指南和合規清單,利用新媒體提升惠臺政策島內群眾知曉率和宣傳覆蓋面;通過臺胞服務驛站,了解臺胞臺企實際需求,開展跟蹤式服務,解決生產經營難題。
“當前思明轄區有1600多家臺企,進一步優化涉臺營商環境,推動廈臺經貿深度融合恰逢其時。”歐長勝委員代表致公黨界別作大會發言時提出,完善頂層規劃,升級涉臺服務機制;對接產業需求,深入挖掘臺生實習見習崗位,拓寬臺胞企業創業范圍,精準施策吸引高素質臺籍人才;率先建立臺胞數據庫,推動信用產品合作創新;開展專項對比研究,助力臺胞臺企融入廈門司法環境。
“廈門是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思明區是來廈定居、常住臺胞的主要聚居地。區政協有責任在‘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重大戰略使命上積極作為。”區政協主席蘇德本表示,區政協以“讓政協走進臺胞 讓臺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為契機,高質量籌劃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取得了階段性工作成效。一年來,主辦“兩岸有戲”海峽兩岸青少年戲迷交流體驗營活動;與相關單位聯合舉辦“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兩岸青年對話活動;指導第六屆廈門將軍祠文化論壇,與31名臺灣施氏宗親暢談施瑯與兩岸文化傳承;組織臺胞委員與臺青進社區,共商文旅發展和小區治理;密切聯系相關部門協商督辦11件涉臺提案;開展思明區臺灣青年人才工作現狀與實踐等3個涉臺課題調研……今年,區政協將進一步拓寬渠道,深入挖掘閩南文化、宗親文化和祖地文化,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記者 照寧)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