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省政協委員建言文旅融合發展
讓河南故事有“來頭” 有“講頭” 有“聽頭”
看燈會、觀非遺、逛大集、觀民俗……今年春節前夕,河南省接力開啟“春滿中原·老家河南”系列主題活動,讓游客在行走河南中讀懂中國,在濃濃年味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在1月17日召開的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文旅融合發展再次成為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既要立足當前,解決文旅融合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又要謀劃長遠,為河南文旅融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郭軍勝委員建議,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在規劃中明確文化資源的保護措施,防止過度開發,同時注重資源的整合與聯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共同體。
同樣關注文旅融合發展的劉德銀委員認為要讓河南故事有“來頭”、有“講頭”、有“聽頭”。“河南立足中原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中的主根主脈地位,以歷史探源、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主題,梳理了578處文物和文化資源,推出人類起源、王朝歷史、姓氏尋根等16條文化線路,使‘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定位更加鮮明。”劉德銀說。
如何提升河南文旅融合發展的品牌效應?劉德銀建議深化政府、官方融媒、消費制造企業、文旅文創企業、公益組織、自媒體創業者之間的合作,共同講好河南故事;持續強化“河南有故事”的品類認知,明確“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的品牌定位和驅動理由;通過優質故事內容創作與表現,拓展IP應用場景。
從事文旅研究的張祥宇委員認為,要充分發揮文旅產業與所有國民經濟產業的天然粘合條件,廣泛深度融合,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推動“旅游+”向“+旅游”轉變,以更好地滿足多樣化、個性化旅游需要。
張祥宇認為,文旅融合發展首先要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鄉村旅游;其次要與交通融合,拉近市場體系的距離,充分利用河南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建設現代旅游業體系,構筑“1小時生活圈、2小時休閑圈、3小時旅游圈”的國內市場體系;再者要文商旅融合,打造文旅產業體系的新賽道。“一場演出,一次賽事,一部影視劇,都能成為人們說走就走的理由。”張祥宇說。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