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
——天津市委書記與委員共議打造“津派”文化品牌
“讓古文化街金字招牌更加閃亮”“深入推進京津冀文旅融合協同發展”“讓天津紅色文化品牌在以文化人中彰顯更大價值”……
1月15日,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參加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聯組討論,與委員們暢談交流,共商打造津派文化品牌、推動文化傳承發展。
去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天津古文化街時指出,要保護和利用好歷史文化街區,使其在現代化大都市建設中綻放異彩,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再次飽含深情地提起了人潮熙攘的天津古文化街。
“目前古文化街不缺人氣,但適合年輕人的娛樂業較少,要提升業態和改進服務質量,推出高品質產品。”李清資委員首先發言,建議文旅部門研究非遺業態的市場化傳承,深入發掘古文化街歷史文化資源,建立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走出文旅商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天津時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展現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是傳承發展城市文化、培育滋養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一年來,市政協組織委員貫徹落實“四個以文”重要要求,圍繞打造津派文化品牌,進一步彰顯天津的現代化新風貌展開調查研究,精心組織打造文旅新場景專題協商會,協商成果得到市領導充分肯定。
“要持續完善協同工作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推動京津冀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制度體系。”武偉委員建議,三地共同編制京津冀“十五五”文旅協同發展規劃,合力推出文旅精品線路,打造區域文旅共同市場。
印永清委員去年全程參與了市政協保護利用北洋法政學堂李大釗求學處原址重點提案辦理工作,原址得到保護修繕開放,成為天津又一處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紅色文化承載地。他提出,天津紅色文化品牌建設、資源保護利用、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有極大提升空間,要為紅色旅游注入新活力。
天津音樂文化底蘊深厚、音樂人才輩出、優秀作品豐富。王宏偉委員建議整合文化資源,形成集群效應,讓音樂成為天津城市名片,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與大運河文化帶相連接,形成了集中記載天津城市歷史和承載天津城市文脈的海河文化帶。靳方華委員建議開展海河申遺論證,有利于系統挖掘充實和保護利用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遺存,充分彰顯天津城市獨特歷史文化價值,提升文旅吸引力,讓全世界更多更深地了解天津。
繁榮文藝事業、盤活文旅資產、用好工業遺產、推進“十八街麻花”老字號振興、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王玉慧、楊哲、夏冬、盧錚松、周晉民、穆恩鵬等委員先后發言。
陳敏爾認真傾聽,不時插話,與委員們就打造“津派”文化品牌互動交流。他說,大家的發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天津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目標任務,研究深入,見解獨到,體現了文化情懷、專業素養、履職熱情,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充分吸納,切實轉化為推動天津文化傳承發展的有效舉措。
“市政協要持續圍繞‘四個以文’重要要求精準協商,引導委員發揮專長優勢,為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提供多角度視野和多元化思考。”市政協主席王常松表示,政協要切實增強履職實效,為天津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城市發展優勢建真言、獻良策、出實招。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