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安徽六安市委書記與委員共話文旅融合
1月11日的安徽省六安體育中心,首屆長三角城市越野障礙挑戰賽激情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賽車手們為六安市民帶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盛宴。在城市的另一處,六安市委書記方正在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聯組討論會場上,與委員們一道熱議“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六安文旅資源豐富、交通區位優越,發展文化旅游業具有獨特優勢。但我們還未厘清思路,亟待明確發展方向,遵循發展規律。”王玉潔委員建議,要正確認識文旅產業“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的規律性,把握文旅產業“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特征,避免脈沖式發展。
“六安在冊水利工程2115處,塘、壩、涵、閘星羅棋布,水門塘、七門堰、淠史杭、臨淮崗交相輝映,是天然的‘水利博物館’。”王明珠委員建議豐富水旅文化內涵,加快水旅資源整合,開發水上旅游產品,打造六安水利文化特色品牌。
張銳委員表示,要充分運用數字化新技術,探索地方特色產品與品牌融合的新路徑,持續豐富“文旅+”業態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要加快創作文藝精品。”王燕委員表示,無論是城市精神塑造、旅游觀賞需求還是特色文化宣傳,都離不開文藝精品。她建議設立專項研究基金,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活動,積聚合力支持創作舞臺劇和實景演出。
在黃克順委員看來,較為薄弱的基礎設施,是制約六安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他建議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暢通旅游通道,加強園林化、景觀化規劃,為文旅融合發展夯實基礎條件。
“推動‘中醫藥+文旅’融合發展是六安文旅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徐茂紅委員建議,打造集文化體驗、健康服務、休閑旅游于一體的中醫藥特色小鎮、中醫藥研學旅行基地等,形成具有六安特色的產業集群。
方正對大家的發言表示肯定。他表示,市委將認真總結吸納委員們的意見建議,牢固樹立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意識,放大優勢、補齊短板,以大別山片區為突破,做好紅綠交融文章,構建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賦能鄉村全面振興。(何晶偉)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