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重慶大足區政協委員獻策——
讓美食新地標“出圈”本報訊(凌云 通訊員 陳世會)餐飲業發展對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重慶市大足區政協三屆四次會議期間,進一步促進餐飲業發展、將美食文化打造為大足城市消費響亮的“名片”,成為委員們熱議的焦點話題。
“大足擁有郵亭鯽魚、黑山羊、冬菜、丁家坡洋芋等眾多特色美食,還需利用美食‘出圈’揚名,進一步提升城市經濟文化競爭力。”“以美食為依托,以文化為牽引,以直播為拉動,讓各個年齡圈層的旅游者、消費者愿意來打卡,打造美食新地標。”……
一條條“色香味”俱全的建言成為會場“好聲音”。
“突出美食文化特色,實施消費‘引流’行動。”令狐紹偉委員建議,鼓勵本土餐飲企業結合大足文化底蘊,深入挖掘地標菜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故事,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烹飪技藝相融合,倡導綠色健康理念,創新菜品研發設計,提升地標菜的文化附加值。
在大足工作生活多年的李潔委員對大足美食有較深的了解。她建議,根據不同消費群體對餐飲消費的需求和習慣進行分類宣傳,充分利用各平臺載體的宣傳特點和力量,多措并舉為大足餐飲業造勢。
如何讓更多游客為“舌尖上的大足”而停留?陳沙委員建議,常態化打造一批沉浸式夜間游覽、餐飲、非遺展示等消費場景,著力推介大足冬菜、特色小吃等本地特色產品,打造集美食觀光、休閑娛樂、文化交流于一體的極具大足煙火氣息的“不夜城”。
“區政協持續推動打造大足美食品牌,助力‘小餐飲’服務‘大民生’。”區政協主席廖文麗說。近年來,區政協通過搭建協商平臺、走訪調研、協調資源等多種形式,積極助推餐飲業發展。2024年區兩會期間,委員們通過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及大會發言等形式建言獻策,得到相關部門重視和肯定,許多建議紛紛落地,為大足餐飲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