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河南省政協全會聚焦種業科技創新 做強中原農業“芯片”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種業科技創新,做出全面建設中原農谷的戰略部署,傾力打造神農種業實驗室,在高能級種業平臺建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人才團隊培養、種業企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但放眼世界,河南種業科技發展與種業發達國家和農業強省建設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短板,瞄準這些短板創新種業科技、做強河南農業‘芯片’,對促進種業振興、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建設農業強省具有重要意義。”在1月17日召開的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民革河南省委會經過深入調研后呼吁整合科技資源,形成種業科技創新合力。
“要握指成拳。在中原農谷核心區等區域,圍繞神農種業實驗室,進一步整合省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和種業企業優勢科技資源,創建種業創新平臺集群,建立健全優勢互補、相互促進、信息共享機制,積極推動國家生物育種中心建設。”民革河南省委會在大會發言中給出具體建議。
民革河南省委會認為要充分發揮育種企業主體作用。引導支持種業龍頭企業圍繞市場需求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種業企業以市場為紐帶,通過參股、合作等形式,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組建高能級創新聯合體,開展聯合育種,加快成果轉化,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有很多人稱我為‘紅薯教授’,這個稱呼讓我感到非常親切,感到無上光榮,讓我更有動力……”1月17日,在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委員通道”上,對紅薯有著特殊感情的省政協委員、河南科技大學甘薯產業研究院院長侯文邦說。
要想種出好紅薯,得先有好品種。侯文邦走遍了全國很多紅薯產區,品嘗了上百種紅薯后,最終選擇口味好、營養價值高、經濟效益好的紅薯品種推廣種植。
“紅薯病毒病被稱為紅薯的‘癌癥’。”對此,侯文邦團隊成立了甘薯脫毒工程技術中心,培育并推廣脫毒薯苗,目前累計推廣種植200多萬畝。他還把紅薯種植技術培訓班搬到了田間地頭,拍攝“教授教你種紅薯”科普視頻,累計推送科普資訊500余篇,培訓學員20000余人。
“我們‘用產業鏈思維,讓種植戶賺錢’,引領薯農種出好看、好吃,受消費者歡迎的紅薯產品,用實際行動推動鄉村振興。”據侯文邦介紹,這些年,僅洛陽紅薯產業就帶動5000多農戶,增收6000余萬元。
河南紅薯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400萬畝左右,在全國甘薯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丘陵旱地,種出的紅薯口感好,市場前景廣闊。為此,在今年省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