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民政協報·福建省政協融媒體中心>委員故事
躬身履職傳民聲
——記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政協常委李瑞榮
“靈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在上千年的時光流轉里,媽祖文化是莆田一張世界級的名片,她一直扎根于世界3億多信眾的心田里。
來自臺灣的15個宮廟、7個團體、基層民眾500多人次參加……2023年,涵臺媽祖文化節的交流盛景依然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政協常委李瑞榮的記憶里揮之不去。那一刻,兩岸民眾代表對媽祖文化的贊嘆與向往,不僅讓李瑞榮的心中涌動著自豪與驕傲,更讓他深刻領悟到媽祖文化的深厚力量——它跨越時空,連接人心,是民族精神的根與魂。
生于斯,長于斯,李瑞榮的人生軌跡以及在他身上所呈現出的性格特質無不浸潤著“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信仰。從充分發揮在東岳觀董事會、涵江媽祖協會兼職的優勢,積極組織參與兩岸融合發展、媽祖文化交流等各項活動;到主動落實區政協出臺的“雙走進、雙促進”方案,請纓與臺胞結對聯系,協助區政協組織臺胞走基層、進鄉村,交流鄉建鄉創經驗、做法;再到利用舉行媽祖慶典、各地信眾到東岳觀參拜媽祖等機會,擴大民間交往,加強文化交流……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活動背后,都有著他的履職活躍身影。
身為莆田“敵埔仔”,在李瑞榮的眼中,“媽祖精神與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一樣,都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尤其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更是要身懷歷史使命感,始終心系人民群眾,用務實擔當的精神履好職、盡好責。”
2024年“兩會”期間,李瑞榮第一時間提交了《關于持續、深化涵臺媽祖信仰文化民間交流的建議》提案,得到了有關部門的積極回復。區委、區政府也高度肯定,并要求有關部門采納建議,抓緊落實。對此,李瑞榮欣喜萬分,“這是對媽祖文化的重視,更加堅定了我弘揚媽祖文化的信心和決心。”他說
這幾年,李瑞榮要忙的事越來越多,他所負責的宗教場所基層協商聯系點,先后承擔了環興化灣融合發展、新時代僑務工作、裝備制造業發展等17場次的協商、聯誼活動,成為涵江區政協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協商平臺、展示窗口和對外聯系渠道。同時,為更好地組織開展活動,李瑞榮又推動設立了以東岳觀協商點為中心,江口、觀霞和石庭3個委員驛站,構筑了“一中心三片區”的履職格局,使委員聯系群眾的渠道更暢通,形式更多樣,平臺更豐富,工作成效得到了省、市、區各級領導的肯定。
一言一語為民生,一步一履總關情。揣著“民情日記本”,李瑞榮常年奔赴各地開展調研考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悟,收獲滿滿,一條條社情民意、一件件提案建議見證了他履職的點點滴滴。如今,他共提交了7件重要提案,其中涉及民生民情民意等方面的提案建議超過一半以上,將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民生小事”,都視為推動新時代車輪向前滾動的一份溫情力量。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