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履職一年間
履職一年間丨全國政協委員趙宇亮:助力科創科普兩翼飛
▲ 趙宇亮(前排左一)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調研考察活動,就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與大家進行深入交流。
作為科技界全國政協委員,過去一年,我一直圍繞科技強國建設開展履職工作。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會上,我以“以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為抓手促進四鏈融合,提升新質生產力”為題,介紹了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共享平臺、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進展情況,建議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科技考評體系,把科學家個人能力變成國家能力,促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把創新落地到產業上。
過去一年,我在推動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踐行全國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去年,我多次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關于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調研考察活動,深入調研我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納米科技、粵港澳科技合作等機構或企業,與多方人員交流,了解科技投入、科技人才、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等新質生產力提升過程的現狀與困難。針對部分科研人員反映的先進科研成果轉化成產業產品仍然較難,尤其是科學研究和產業創新之間的諸多要素銜接不暢,高技術產業研發資金投入大、周期長,融資渠道有限、企業利潤薄等因素嚴重制約了高技術產業創新的步伐等問題,我在參加全國政協的各項履職活動中,在全國政協組織的委員集體學習活動中,積極建言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加大對高科技產品價值的認可力度,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與回應。此外,我參加了全國政協“加快推進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與臨床應用”雙周協商座談會,深切感受到,在國家政策制定過程中,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機制化、常態化。
科普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人民政協匯聚各界精英與智慧,在科技創新與科普事業中發揮了獨特優勢。我作為主講人參與全國政協“委員科學講堂”,以“納米科技前沿與產業化——以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為題作科普講座,圍繞納米科技改變我們日常生活,如納米科技在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為大家講解背后的科學原理,解答委員們、高校學生、科研工作者的提問;我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國資委企業家培訓班、中國科協和中小學等開展了多場科普講座,不斷培育公眾對科學的興趣。
展望2025年履職工作,我將繼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和科普事業,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新質生產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趙宇亮)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