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履職一年間
履職一年間丨全國政協委員孫達:用好提案為百姓發聲
孫達在企業AED生產車間調研。
回顧2024年的履職經歷,我有一個深切感受,那就是對政協委員來說,好提案不僅僅是紙面上的文字,更是群眾心聲的傳遞與回應,把提案寫好是每一位政協委員的必備素質和職責所在。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我提交了兩件提案,一件是《關于提高全民應急救護能力暨設立“中國急救宣傳日”的提案》,另一件是《關于推進新時代慈善公益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提案》,選題都源于我在日常工作和調研期間所了解的情況。其中,前者是我對2023年提案內容的一次豐富和拓展;后者是我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后,結合中華慈善總會工作實際,對當前國內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提出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2024年10月,我跟隨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調研組赴江蘇省開展“發展公益慈善事業”黨外委員專題視察暨重點提案督辦,走進慈善組織、紅十字會、福利院、康復機構、農村、社區、醫院、學校、博物館等地,與基層干部群眾、企業家互動交流,詳細了解當地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情況和經驗做法。
這次提案督辦調研非常扎實。座談會上,我和其他委員達成了一些共識,大家充分肯定了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對惠及社會大眾、助力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同時,我再次提出盡快建立國家層面的慈善捐贈、慈善志愿服務記錄和信用激勵制度等建議。提案承辦單位民政部等有關部門同志就委員們的關切一一回應。調研期間,提案委員會還組織開展了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我在前期溝通過程中協調了部分愛心企業向當地捐贈了所需的醫療及生活物資,用綿薄之力和實際行動,助推提案辦理和落實。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截至目前,國家和地方共出臺有關法規、政策文件400余份,涉及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公開募捐、慈善信托、慈善活動支出、信息公開和財產保值增值等多方面。
隨著我國慈善領域法律規范體系的建立,慈善工作實現有法可依,這樣的局面令慈善工作者深受鼓舞。
2024年11月19日,全國政協第八次提案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我從提案者的角度就如何寫好提案作了大會發言。我認為,提案既要緊密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更要關注人民群眾所需所盼,從自己熟悉擅長的領域入手,注重現實“小切口”,解決民生“大問題”。深入群眾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是寫出高質量提案的“必修課”,每一位政協委員都要掌握這門“必修課”,用好提案為百姓發聲、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 孫達)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