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履職一年間
履職一年間丨全國政協委員趙曉萍:深刻體會專題調研的“深”與“實”
趙曉萍委員(左二)在云南磨憨口岸調研
2024年7月1日至5日,乘坐中老鐵路列車、沿云南邊境線南段驅車1000余公里……跟隨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調研組赴云南省,圍繞“統籌推進民間外交”開展專題調研,我深刻體會到了全國政協專題調研活動的“深”與“實”。
調研有“深”度。圍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云南期間,調研組走訪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普洱市的磨憨、勐滿、勐康、龍富4個中老、中越口岸(通道)和4個中老、中越友好村寨。走到4個邊境口岸,與基層干部群眾、企業代表進行交流,了解口岸建設情況,了解口岸為促進中老、中越兩國貿易和人員往來實施邊貿政策、提升服務水平情況;走進4個村寨,每到一處,調研組與當地邊民圍坐一起開展交流,了解邊民的生活狀況和需求,了解“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環境對邊境地區經濟、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影響。4個口岸與邊寨均在西南邊陲,有些口岸和村寨甚至已到深山之巔,有“一城連三國”“一寨連三國”之稱,調研組歷經長途驅車,行過蜿蜒山路,通過深入走基層、聽民意,了解邊境地區開展民間交流合作與民間外交情況和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了解地方統籌開展民間外交的新舉措和面臨的困難問題。
調研有“實”效。出發前,調研組邀請相關部門介紹情況,開展前期研討,明確調研方向和內容。在前往邊境的中老鐵路列車上,調研組成員坐著站著圍在一起研究調研提綱;在長途驅車的中巴上,大家討論分享所見所聞所思;最后一站召開總結會,認真交流調研成果,提出意見建議。一路上,每一位委員都扎扎實實參與了整個調研過程,提前做好調研材料的搜集,認真聆聽當地干部群眾的情況介紹,充分了解云南省推進與鄰國友好省市、村寨結好等情況,耐心向邊民做好邊境貿易、跨境通婚、邊境管理等政策的釋惑答疑,并對進一步完善民間外交工作機制提出了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調研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果。調研組了解到,云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廣泛開展邊民互市、趕擺、大聯歡、丟包狂歡節、青年友好林等民間外交品牌活動,形成了各盡其能、各放異彩的民間外交新局面。同時,調研組認為,辦好民間外交,關鍵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政府主導、民間主辦、各方參與,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抓手,廣泛爭取民心民意,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營造友華周邊和國際環境。
長期以來,我在致公黨曾從事對外聯絡工作近20年,出訪過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民間外交工作一直有著切身的體會和感受,在2024年提交的關于涉僑提案也成為了全國政協重點督辦提案之一并形成專報。然而,這次撲下身子,真走、真看、真感受的真調研更加讓我受益匪淺,也為我下一步工作履職帶來了很多啟發。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我也將繼續做深做實“統籌推進民間外交”專題調研的“后半篇文章”,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履職為民”的實招,真正做到“真”調查、“深”研究、“實”運用。(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組織部部長 趙曉萍)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