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微言大義
微短劇走向持續迭代的精品時代
近日,一部名為《夫妻的春節》的微短劇在網絡上走紅,該劇一改以往微短劇“浮夸”“不接地氣”“無腦爽文”等刻板套路,用貼近生活的主題和劇情呈現緊湊而精煉的故事。該劇成為2025年全網第一部觀看人數破1億的精品微短劇,目前播放量已突破5億大關。從《逃出大英博物館》的破圈爆紅,到《執筆》憑借其精良制作而熱度飆升,微短劇不僅實現了用戶和市場規模的雙重增長,更在內容創新、技術應用以及社會價值等多個維度上,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據《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截至2024年,中國微短劇領域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用戶規模飆升至5.76億,市場規模更是突破了504億元大關。
這個融合了互聯網基因與影視表達的年輕業態,正以顛覆性創新重塑產業格局,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并迸發出強勁活力賦能千行百業。在2024年,這一行業已帶動了64.7萬個就業崗位。據國家統計局和統計機構預測,到2027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大關。在“微短劇﹢”戰略的支持下,文旅融合、非遺活化、鄉村振興、普法教育、科普宣傳等跨界實踐層出不窮。
然而,在短劇蓬勃發展的背后,暴露出的矛盾問題同樣值得關注。內容同質化、劇情套路化、人設模式化等問題日益突出;部分短劇制作粗糙,一些短劇過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深度,甚至在價值導向上出現偏差。抖音安全中心發布公告表明,2024年9-11月,抖音已經累計下架違規微短劇600余部,其折射出微短劇質量管控的緊迫性。
為了推動微短劇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政策層面應給予更多的引導和支持,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各大平臺也應加大對短劇的審核力度,依法打擊違法違規內容,確保平臺內容的安全與合規;同時,還需要通過持續完善分賬模式、廣告收益、流量扶持等舉措,引導市場資源向精品內容傾斜,推動微短劇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
當微短劇行業告別“流量至上”的草莽時代,邁向“價值為王”的成熟業態時,讓創作能夠回歸本心,質量成為衡量作品的重要標尺,內容成為引領潮流的主導力量,精品短劇才能持續迭代,創造出更多“老少皆宜”的時代佳作。
(方慧)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