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履職一年間
履職一年間 | 全國政協委員黃三文:尋找熱帶農業發展“金鑰匙”
黃三文(左一)調研橡膠樹科技創新情況。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打造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身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深知其重大戰略意義。過去一年,我深入調查研究,用腳步丈量熱帶地區的廣闊天地,致力于推動熱帶農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全球熱帶地區是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以我在云南省普洱市的一次調研見聞為例。近些年,普洱市大力發展咖啡產業,打造了“種子到杯子”的完整產業鏈。我從在當地掛職的科技人員和村民那里得知,咖啡帶動了當地30萬“咖農”人均增收超過3000元,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柱性產業??粗奖橐凹t彤彤的咖啡果,我心里交織著收獲的幸福感和沉甸甸的使命感。
連年豐收背后,離不開科技的貢獻。通過近20年文獻分析發現,我國已成為熱帶農業研究最活躍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已構建了較完整的熱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擁有近萬名科技從業者,具備熱帶農業主產區和科技投入雙重優勢。但仍有不少科研難題亟待攻關,農民也期待更多好品種、好技術落地。如何加快熱帶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我深入我國熱區科教企單位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等國際組織、熱區國家調研,廣泛傾聽行業和一線科技工作者呼聲,尋找加快推動熱帶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通過調查研究,我發現熱帶農業領域政策支持、資源投入與其戰略地位和發展需求不匹配。許多科研人員談到,天然橡膠、甘蔗、木薯等主要熱帶作物多為國外引進,且具有較強生物學獨特性。以橡膠樹為例,大型喬木、生命周期長,收獲品是次生代謝物質膠乳,與傳統大宗作物不同,在研究思路上有巨大差異,這就導致申報國家級基礎研究項目比較困難。
如何加強國家對熱帶農業基礎研究的支持,成了縈繞在我心頭的一道難題。為此,我走訪了全國熱帶農業領域知名專家,組織大家多輪研討,最終找到了突破口: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代碼體系中增設熱帶農業領域研究代碼。而后,我欣喜而迫切地與其他幾位農業領域政協委員探討,最終達成共識,形成提案,呼吁拓寬熱帶農業基礎研究的國家級項目申請渠道。提案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高度重視,并派調研組到海南開展專題調研。
提案最終被采納了,這一消息令人振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原有學科代碼下新增設立了“C1313熱帶作物學”二級學科代碼、7個研究方向。這仿佛一劑“強心針”,極大提振了熱帶農業領域科技人員信心,為原始創新和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對推動學科發展和優秀人才培養、加快高水平熱帶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具有深遠意義。
現階段,我國在全球熱帶農業科技領域已占據領先優勢,通過國際合作將這一優勢轉化為服務全球熱帶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的實際力量,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我們大有可為。下一步,在持續強化我國熱帶農業科技創新、支撐天然橡膠等重要熱帶農產品安全供給及高水平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同時,我計劃推動設立“國際熱帶農業研究合作組織”,鏈接全球熱帶農業創新力量,全面提升熱帶農業生產水平,推動全球熱區新的“綠色革命”。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三文)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