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履職一年間
履職一年間 | 全國政協委員馮俐:全力服務于塑造未來的事業
▲ 馮俐(前排右一)調研青少年心理健康情況。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我以“孩子的身心健康關乎民族未來”為題,作了聯組發言,引起廣泛關注。
2024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我帶領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藝術家們,創排了童話劇《長江女神,你愿意做我的爸爸嗎?》,被譽為“長江女神”的白鱀豚和被稱作“微笑天使”的江豚,都是生活在長江里的生命,白鱀豚已被宣布“功能性滅絕”,而岌岌可危的江豚終于受到人類的全力保護。這部作品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為創作背景,讓所有走進劇場的孩子,在與白鱀豚“大白”和江豚“小小微”的共情中,記住并理解了“長江大保護”、守護中華民族母親河的意義,理解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意義。2024年,我力主的“綻放·啟航”兒童青少年舞臺藝術作品孵化計劃(第三季)征集到來自34座城市的126位創作者提交的146部作品,遴選出的12部作品完成了42場線下演出,同步線上420萬人次觀看。三年來,“綻放·啟航”先后吸引了來自全國1500余位藝術家參與其中,以強大的生命力成為中國兒童戲劇創作和人才培養的優質資源平臺。
2024年,第二屆鄉村兒童藝術嘉年華在河南省光山縣繼續舉辦,這是國家劇院參與鄉村振興、服務鄉村孩子的創新實踐,我們聯合了全國6家兒童院團,組織了近20部優秀兒童劇及戲劇活動輪番上演近百場;與中國美術學院共同發起“鄉村藝課”青少年創意設計(裝置)展,匯聚了全國60多所鄉村學校6000余名學生的作品;我們為光山的孩子們創作的兒童劇《燈火》《少年司馬光》已成為當地中小學的藝術課程,孩子們來到了北京、登上了中國兒童戲劇的最高平臺,這段戲劇經歷將在無數孩子心中種下藝術的種子。
2024年,我擔任編劇,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故宮博物院共同出品的歌舞劇《貓神在故宮》,創造了首演不到8個月即完成100場的“兒童戲劇演出的驕傲時刻”,超600萬人次的觀眾同赴“貓神”之約直播。這部作品是一個透過貓的視角講述的關于友愛與陪伴、記憶與歷史、生命與永恒的童話:一只名叫“寶貝兒”的小貓,經由奇特機緣,穿越數百年時光重新回到紫禁城,成了名叫“小東西”的小貓。此時的紫禁城已經成了故宮博物院,“小東西”在初建的故宮博物院里尋找著自己,尋找著人類伙伴的身影,認識了這里的流浪貓朋友們,認識了代表著不同歷史記憶的“會說話的”文物朋友們……在這座壯麗的宮殿里,“小東西”不僅找到了心的歸屬,更成為了故宮的守護者。這部作品把遙遠的、冰冷的歷史變得有生命、有溫度,許多去過故宮的孩子看完演出之后馬上就跟家長要求再去故宮,因為他們相信故宮里的一切都有生命,對故宮的一切產生了新的更深的好奇和探究心。2024年,我們為全國孩子線下演出五百余場,線上演播了26部中外優秀兒童劇,惠及2600余萬觀眾。
作為文藝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我會與藝術家們不斷創造更好的兒童戲劇,把最好的作品送到更多的孩子面前。因為,兒童戲劇是可以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更好地服務孩子,就是在更好地塑造民族未來。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 馮俐)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