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惠兵) 福建三明,是革命老區、中央蘇區,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綠水青山,物藏豐富,一向以“紅”“綠”經濟而聞名。這幾年,一股“向新而行”的“春風”吹遍閩西大地,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老區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無人機挖礦,AI加持下產業集群邁向“共享智造”,“智慧河長”貼心呵護,提升流域經濟附加值……近日,在三明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聚焦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賽道,委員們集智建言,共同探尋老區追“新”腳步。
市區工業園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陳洋鋒委員提出,創新招商模式,加大股權投資招商、市場化招商力度,積極引進新興產業項目,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專業招商團隊作用,通過資本驅動、以投代引,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三明,說起產業一定繞不開石墨烯產業。劉家福委員建議,以現有的翔豐華等龍頭企業為引領,推廣“前店后廠”模式,打通產業對接通道,利用平臺優勢激發應用市場活力。同時,主動對接石墨烯創新創業大賽項目成果,鼓勵骨干企業與科研院所共同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在三明落地孵化。
數字時代,大數據的挖掘和應用是各行各業的熱門課題之一。九三學社三明市委會圍繞數字賦能全市文旅行業發展,提出抓住全省重視數字賦能文旅產業的政策紅利,重視科技賦能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文旅產業治理和數字文旅產品創新,推進全市重點旅游景區和旅游度假區數字應用服務功能全覆蓋,延長數字文旅產業鏈。
“面對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艱巨任務,每一位三明政協人都不是旁觀者、清談客、局外人。”市政協主席宋志強表示,要積極投身大局、主動融入大局,不務虛功、不圖虛名,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為加快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作出政協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