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履職風采
以十余載實干書寫“健康答卷”
——訪2024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獲得者錢學明
在2024年7月召開的全國政協“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民建廣西壯族自治區委會主委錢學明的發言主題是“建好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在縣鄉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改革的話題上,錢學明是名副其實的“老熟人”。10多年來,他先后8次向全國政協提交實行“縣鄉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建設“縣域醫共體”等相關提案和發言,推動廣西上林縣率先進行一體化改革。他堅持既“說”又“做”、建言踐行,相關建議得到采納,為破解我國農村群眾缺醫少藥難題作出積極貢獻,以實干擔當切實踐行了新時代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初心使命。
南寧市上林縣地處廣西東南部、大明山東麓。跟不少地處偏遠的鄉鎮一樣,當地老百姓曾面臨看病難問題。
“鄉鎮衛生院一沒醫生,二沒設備,三沒技術,過去群眾都往縣城或者南寧的醫院跑,基層衛生人才流失也越來越嚴重。”當地干部群眾對醫療問題有著切身感受。
2013年,錢學明帶隊深入廣西上林等地以及甘肅、貴州、浙江等地農村調研時發現,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由于受到“條條分割”,并不“一體”,鄉鎮衛生院老醫生留不住、新醫生不愿來,農村群眾面臨缺醫少藥難題已是普遍現象。
次年3月,錢學明提交《關于發揮鄉鎮衛生院作用關鍵在于留住醫生的提案》,建議實施縣鄉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改革。
“光說不行,我得做出一個樣板來。”既然是改革就需要“試驗田”和“先行者”去摸索經驗做法,思考過后,兩會后錢學明主動聯系了當時的國家級貧困縣——廣西上林縣,在他的推動下,該縣于2014年10月率先開啟了“縣鄉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改革”。
如今的上林,連續10年多不斷深入推進的醫改,基本實現了“小病就近看,大病少出縣”,并形成了成熟有效的“上林經驗”。
帶著上林縣鄉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的經驗,錢學明于2015年到2017年連續提交了《關于實施縣鄉醫療服務一體化改革,解決農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建議》等提案。這些帶著基層改革經驗的“熱騰騰”建議,最終得到國家有關部門采納,為國家出臺“縣域醫共體”建設文件提供了實踐參考。可喜的是,2020年開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6年明確提出,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錢學明對這一問題的關注也從上林、從廣西拓展到全國各地。
2022年迄今,在全國政協“促進鄉村醫療衛生健康發展”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在“三農”工作對口協商座談會上,在“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雙周協商座談會上,錢學明針對部分地區“縣域醫共體”改革變形和不到位問題,又鍥而不舍連續3年在全國政協協商平臺上反映問題、提出建議——
“縣域醫共體建設涉及諸多部門,要出臺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指導意見。”“明確縣委、縣政府的牽頭改革責任,確保讓縣衛健部門與‘縣域醫共體’做到‘管辦分離’。”“以醫共體牽頭醫院名義招錄醫生,以此確保鄉鎮衛生院招得到人……”
“如今回頭看,縣鄉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做得怎么樣?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于這件傾力十余載的“健康答卷”,錢學明這樣說。這意味著他的履職主線還將繼續延伸,這份履職答卷還將填寫新內容。
(記者 包松婭)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