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要在對臺工作大局中進一步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積極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言猶在耳,這既是民革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我履職的行動指南。”談起一年前現場發言并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情景,全國政協常委、民革福建省委會主委夏先鵬記憶猶新。
“一年來,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堅守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充分發揮委員‘三個作用’,緊緊圍繞‘三農’、社會法治、促進祖國統一等領域積極參政履職,須臾不敢松勁懈怠。”履職一年來,夏先鵬帶領民革福建省委會不斷探索推動兩岸農業、人文、青年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打造對臺交流品牌項目和特色平臺,努力把民革“所能所長”轉化為高質量履職的實踐——
舉辦“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等活動;承辦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兩岸鄉村農田水利建設交流會;推進《加強臺資企業金融服務,深化閩臺產業融合發展》專項民主監督調研;圍繞推進海峽兩岸青少年研學基地建設開展重點課題調研;多次帶隊赴南平、三明的多個村鎮,了解臺灣鄉建鄉創團隊在當地的工作、生活狀況,針對政策創新、工作合力、融合程度等問題提出建議……
“‘調’以務實,‘研’以致用。在活動中,我發現,建立雙向陪護機制對閩臺鄉建鄉創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夏先鵬表示,通過給予研修營臺灣團隊“全方位陪護服務”,充分保障政策待遇,協調解決駐地場所、基層交流等方面難題,有助于臺灣團隊愿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同時,研修營臺灣團隊對在地各類鄉建鄉創項目進行“多點位陪護服務”,指導策劃各類文旅活動、培訓在地產業服務人才、合作特色生產經營項目等,有利于推動實現“一地一策”,以產業活化帶動鄉村活化,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在這一雙向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臺灣設計團隊師生對鄉村的情懷、對工作的熱愛以及當地對臺胞的關心支持。有的臺灣學子在鄉村實訓后選擇留閩就業創業,還有長期在臺灣從事鄉村建設、社區營造的業界專才成為福建鄉村茶農的指導老師,這些都是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成功的縮影。”夏先鵬表示,以鄉建鄉創為突破點,與臺灣團隊交流協作,開展相關活動,為探索閩臺青年攜手合作、專家學者助推鄉村振興打造了“福建樣板”。
目前,連續7年舉辦的“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活動已形成規模、影響、品牌和效益,成為臺灣青年來閩追夢、筑夢、圓夢舞臺。
此外,夏先鵬還結合一線調研和多年法律工作經驗,關注到非典型勞動關系未能納入我國工傷保險范圍、跨境電商稅收優惠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問題,先后提交了相關提案,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回應。
夏先鵬表示,將繼續立足自身崗位履職盡責,做好臺商臺企服務聯絡工作,為兩岸融合發展貢獻自身力量;在全國兩會上,將重點關注如何更好地保護我國企業海外資產、優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補政策等方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