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劉言 楊月)今天,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首創環保集團智慧環保事業部總經理黃綿松說,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入推進,我們周圍的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生態環保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他的家鄉在寧夏,寧夏固原的母親河是清水河,原來河邊上的一些城中村和菜市場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使得河水又黑又臭,經過長期不懈的生態環境治理,清水河現在已經變得名副其實,水清岸綠、景美。固原所在的西海固地區曾經生態環境承載力較低,當地村民搬到了賀蘭山東部地區。
黃綿松看到一位90后寧夏姑娘大學畢業后回到這里,帶著周圍村民種了3000多畝葡萄,每畝收入超3萬元。她還帶領周圍的鄉親們進行生態修復,在賀蘭山下的廢棄礦坑建成了運動休閑公園,也成為了葡萄酒+旅游的網紅打卡地。
“隨著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近13萬名生態移民擺脫貧困,實現小康?!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秉S綿松說。
據他介紹,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從業人員已超過340萬人,營業收入超過2萬億元,相比10多年前增長了近4倍,成為綠色生產力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