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題:優化高等教育布局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教育部部長
新華社記者楊湛菲、王思北
DeepSeek、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將會對教育產生什么樣的變革?高校學科設置有什么新動向?如何讓孩子們享受更優質、更適宜的基礎教育?5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部長
“DeepSeek和機器人近期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這體現了中國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效果,也對我們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近段時間,國內多所高校宣布進行學科專業調整,有增有減,引起社會關注。
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1.1%;義務教育鞏固率95.7%,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全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超過85%;全國2895個縣級行政單位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正在加快向優質均衡邁進……
我國舉辦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礎教育,有近50萬所學校、2.3億學生,關系千家萬戶的未來。“今年教育部將關注統籌調配教育資源,優化城鄉學校布局,深入實施‘縣中振興’行動計劃。”
針對大家關心的青少年身心健康,
今年6月1日,學前教育法將正式實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備受關注。
“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相關政策,統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布局調整、師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