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3月6日電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于2025年3月6日(星期四)下午3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以下為文字實錄: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鄭柵潔主任和國家發改委,《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明確了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預期目標,而一些國際機構的預測為4.6%—4.8%左右。請問您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形勢?今年5%左右的目標能否實現?國家發改委將如何推進相關工作?
鄭柵潔
感謝您的提問,借這個機會向各位媒體朋友感謝對我們發展改革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今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是黨中央、國務院經過綜合研判、科學論證、系統平衡,穩慎提出的,在工作層面上,我們也為實現這個目標做了充分和扎實的準備。經濟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我們首先看一下去年的中國經濟,這涉及到發展的基礎和當前的態勢、趨勢。
過去的一年,發展歷程很不平凡,中國經濟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經歷了前高、中低、后揚,交出了一份難能可貴、成色十足、令人鼓舞的成績單。特別是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斷決策,部署實施一攬子增量政策,為順利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份成績單,有4個特點。
第一個,增量大。中國年度GDP總量接近135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形象地講,1年的增量,從國內看,相當于上海的經濟總量,從國際上看,相當于全球排名第20位左右國家的經濟總量。
第二個,質量高。新動能快速成長,我想用一組數據來說明,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進一步提高,超過1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3.1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占全球產量超過60%;集成電路產量快速增長,出口超過1.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全社會研發支出超過3.6萬億元,增長8.3%;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近50萬家,增長16.1%,這些數字反映了經濟發展質量。同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也在顯著加快。值得注意的是,民營經濟的活力、動力在不斷增強,出口占比達到64.7%,又提高了1.4個百分點,制造業民間投資、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分別增長10.8%、5.8%,明顯高于整體投資增速。
第三個,基礎牢。糧食產量突破1.4萬億斤,再創歷史新高,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能源保障更加有力;重要資源儲備體系更加健全;社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第四個,勢頭好。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核心技術實現新的突破,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海洋、新材料等產業快速發展,新的增長動能正在加快形成,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趨勢更加明顯。
從宏觀層面來看,這份成績單貫徹落實了黨中央關于“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部署要求,為今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也看到,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在增加,同時還面臨國內需求仍然不足、一些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問題。這些困難挑戰都是前進和發展中的問題,都是能夠克服、能夠解決的。綜合分析,我們制度有優勢、市場有潛力、企業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直面風險挑戰的勇氣、有解決問題的底氣,今年實現5%左右的目標有基礎、有支撐、有保障,我們對此充滿信心,可以說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綜合部門,我們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具體安排,從抓好落實的角度,在《計劃報告》中提出了10個方面的舉措,這里我就各方比較關心的4個方面,簡要作個介紹,歸納起來,就是4個“加力”。
第一,把促消費和惠民生更好結合起來,加力提振居民消費。比如,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資金從去年的1500億元增加到3000億元,量增加了,支持范圍也擴大了。又比如,適應多層次、多元化消費需求,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近期,多部門聯合制定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很快將公布實施。
第二,把補短板和增后勁更好結合起來,加力擴大有效投資。政府投資方面,今年包括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內的國家層面用于投資建設的資金規模就達到5萬億元以上。我們將更加注重提高投資效益,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實事。民間投資方面,去年,我們引入民間資本全面參與核電建設,向民間資本推薦8000多個項目,取得了很好成效。今年,我們將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投資布局,還將在鐵路、核電、水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重大項目。
第三,把培育新動能與升級傳統動能更好結合起來,加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方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近期,我們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目的就是做優做強做大創新型企業。另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近期,國務院常務會研究了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的政策措施,我們將分行業出臺具體方案,推動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擴大中高端產能供給,讓供給側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第四,把點上突破與面上提升更好結合起來,加力深化改革開放。比如,深入實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深入開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降低各領域、各環節的不合理成本。出臺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同時,加快推動解決拖欠賬款等問題。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改委將與相關部門協同協作,加強綜合統籌和綜合平衡,強化財政、貨幣、產業、投資、就業、消費、區域等領域的政策協調,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提高宏觀政策的組合效應,努力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