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于科技“星火”的對話

2025年03月07日 08:43  |  作者:楊嵐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蔡委員,聽說您上個月參加了全國政協‘科普萬里行’活動,在香港、澳門‘圈粉’無數中小學生?”3月5日,在駛向人民大會堂的路途中,科技31組的大巴車廂內歡聲笑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向坐在前排的全國政協委員、寧波大學校長蔡榮根發起了話題。

“科學普及和科學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兩翼,有中學生課后追著我討論霍金的黑洞蒸發問題,這種求知欲就是科普工作最珍貴的回音。”蔡榮根謙虛地回應道。

蔡榮根每天的行程被科研和行政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但只要一有空,他就會撰寫引力和宇宙學方面的科普文章。每當受邀做科普講座時,他都會擠出時間精心準備內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孩子從小被激發出對于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學會用科學的思維和方法去認識世界、解決問題時,他們就成為了未來科研領域的潛在生力軍。這樣的群體,將源源不斷地為科研事業注入新鮮血液和創新活力,推動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蔡榮根說。

對話引起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張振濤的濃厚興趣。過去幾年張振濤也同樣奔忙在科普一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未來社會對科技創造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做好科學教育將有助于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張振濤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原副主任王元青在旁補充道:“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過程,科技創新是人才發揮作用的場所,兩者相輔相成。科技創新能取得怎樣的成績,與教育體系培養出怎樣的人才緊密相關。”

“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內在一致、相互支撐。”張云泉的總結,讓3位委員頻頻點頭。

張云泉表示:“伴隨DeepSeek等AI開源大模型涌現,大模型在各個行業的應用不斷變多,但同時我們還要立足國產算力平臺和智能芯片,推動實現利用自己的基礎設施、數據、勞動力和商業網絡發展AI的能力,全面解決我國AI和算力領域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人才很關鍵!”

4位委員的討論在到站的提示聲中暫歇,他們相視一笑,整理好胸前鮮紅的出席證,向著人民大會堂走去。這場委員之間的對話將在未來幾天中持續深化,與其他委員的建言一同,匯成這個春天里最生動的樂章。?(記者 楊嵐)

編輯:郝夏桐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 |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少妇 | 中文字幕成线人熟女 | 五月天婷婷缴情五月欧美激情 | 亚洲国产午夜理论片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