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討論。委員們表示,過去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決心和信心更加堅定。新征程上,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戰略部署,繼續聚焦“國之大者”和民之關切,認真履職盡責,積極獻計出力,廣泛凝聚共識,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篇章。
堅定發展信心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
周波委員: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地回顧了過去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團結奮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學精準謀劃部署了今年的重點工作目標和任務,回應群眾期盼,傳遞改革信心,提出政策舉措,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操作性。
張義珍委員: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個提振信心決心的好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江蘇發展進一步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讓我們備受鼓舞、深感振奮。江蘇省政協將通過多種形式持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全國兩會精神,貫徹落實省委要求,精心組織開展專題調研、深度走訪調研,以高質量協商、高水平建言,積極助力江蘇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的光榮使命。
滕佳材委員: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有高度又有溫度。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福建考察,殷切囑托福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強調“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我們將積極助力福建申請建設一批國家級重大研發平臺,推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設立閩臺專項,福建以福廈泉為主體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毛萬春委員: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是新一年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書、施工圖。報告把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等深化細化,對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作了重點部署,強調求真務實、腳踏實地,體現了干字當頭。
王紅紅委員: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鼓舞人心,措施務實提振信心,前景展望振奮人心,是直面問題也是解決問題的好報告。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和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沉著應對,綜合施策,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團結界別群眾,努力把報告提出的前景展望變成現實答卷。
于學利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是一篇高舉旗幟、堅定信心、務實奮進的好報告。新的一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務實為民的工作作風,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莊嚴委員:過去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以大智慧、大擔當駕馭非常之局、應對非常之時,經濟發展指數彰顯光明前景,改革活力指數激發強勁動能,科技創新指數厚植硬核底氣,民生幸福指數標注全新刻度。我將一體貫通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推動重要指標爭先進位、重點領域創新突破、重大風險防范化解,更好書寫新一年的履職答卷。
齊向東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復盤過去一年我國在經濟、社會、科技等多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穩”中有“進”的發展實績,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全國上下齊心奮斗結出的碩果,生動詮釋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實踐中的成功落地。我們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謝京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十分接地氣,對社會各界的關切都有針對性的回應。財政支出更加積極,各項政策的組合拳更加系統,改革措施更加有力,措施務實有效,十分振奮人心。報告中專門提到“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這是中共中央對海南的巨大關懷。作為來自海南的全國政協委員,我將貫徹好全國兩會精神,為完成自貿港封關“首戰必勝”的目標和全年工作任務而努力。
冀國強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展示了國家發展成就和未來努力方向,讓我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為人民謀幸福的堅定決心。報告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民生為本“投資于人”、穩定預期提振信心,感觸頗深。天津全市統一戰線將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助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奠定堅實基礎。
王常松委員:過去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攻堅克難,順利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經濟規模穩步擴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效明顯,有序有效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天津市政協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深入調研協商,精準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司馬紅委員:政府工作報告通篇體現改革精神和要求,既注重全面推進,又注重標志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再次重申“兩個毫不動搖”,提出“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用服務的暖心增強企業的信心”“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等“暖心”舉措,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提振企業預期和信心。我將發揮好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與優勢,結合本職工作,聚焦“十五五”規劃研究,深入調研,積極為科學制定規劃建言獻策。
李章澤委員:政府工作報告亮點突出,通篇貫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也承載著億萬人民的期待,是一個非常好的報告。作為一個施政藍圖,既立足當下解決實際問題,又著眼長遠,明確發展路徑。報告提出的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更加堅定了企業發展信心和決心。
王煜委員:今年兩會前夕,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提振了民營經濟發展信心。這份報告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在了實處。特別是“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和“整治涉企執法亂象”等政策,直接回應了民企當前在融資、市場準入等方面的難點痛點,增強了企業信心,激發了創新創造的干勁和活力。
郁瑞芬委員:政府工作報告用一組組鮮活的數據給了我們堅定的發展信心。國內生產總值5%增長來之不易,“穩”的態勢越發明顯,“進”的步伐堅實有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釋放消費活力,讓居民想消費、敢消費,這大大提振了發展民營經濟的信心。
葛堅委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這些未來產業部署,為民營企業尤其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型制造業發展等領域開辟了新賽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將迎來黃金期,民營企業可依托國內市場優勢,加速技術迭代與產品創新。接下來,我將圍繞民營企業發展相關主題深入調研,為民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柯希平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唱響了中國經濟光明論的時代強音,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作為深耕實體經濟的委員,這一年里我赴多地調研,聽到的“鮮活聲音”都沉淀成我的履職成果。今后,我將重點深入民營經濟一線調研,及時反饋民營經濟發展中的痛點堵點。同時,立足全國政協委員和民營企業家的雙重身份,認真學習全國兩會精神,以高質量的履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黎昌晉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多處關切民營企業發展,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立法保障、創新與開放聯動、針對痛點施策等制度化、協同化、精準化部署安排,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大對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以政府的優質服務支持企業更好發展。我堅信,作為經濟增長重要引擎,民營經濟在政策紅利與市場活力雙重驅動下,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更強動能。下一步,我將團結引領界別群眾,胸懷“國之大者”,心系民之關切,以工作所長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
盛茂林委員:一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因時因勢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實現,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底氣更足。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將緊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聚焦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提出高質量建議,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李俊林委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正當其時,意義重大。數據中心是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也是當前我國碳排放增長較快的領域之一。加快推出數據中心碳減排方法學,納入碳匯市場交易能有效解決數據中心低碳化改造的資金壓力。建議建立完善綠色低碳產業碳排放指標管理體系,有效拓寬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覆蓋范圍。
呂紅兵委員:政府工作報告總結過去一年工作,全面系統、實實在在;分析困難問題,直面不避,實事求是;提出今年任務,目標明確,舉措科學。是一個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又有現實性、針對性的好報告。我特別關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等內容。我認為,應當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這一社會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口”,推進“小、快、靈”立法,出臺相關法規。
譚岳衡委員:政府工作報告中2025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定在5%左右。我建議,宏觀政策上今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特別是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在經濟政策配套上,下大力氣促消費,以消費提振和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打好政策的組合拳,增強政策的合力,用好用足宏觀經濟政策,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堅持以質取勝和發揮規模效應相統一,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謝素原委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將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深耕教育領域,培養更多適應新質生產力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加速研究成果轉化,圍繞“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等議題持續建言獻策,推動校企協同創新,助力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徐鳳芹委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組織實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推動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不僅是為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更是為了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不僅是國家科技發展的戰略需求,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舉措。作為一名醫衛界政協委員,今后要圍繞推動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建言獻策。
楊莉珊委員: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港澳部分的表述,既反映了國家對港澳政策的穩定性,又體現出國家對港澳未來的新期望。在復雜國際環境下,香港政治面要穩,經濟盤要活,要在國際交往中扮演積極角色,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做好區域協同發展。同時,報告提到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香港可在金融、科創、專業服務及文化領域等方面發力,強化綠色金融與科技融合,從“參與者”變成“引領者”,為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獨特的價值。
高錦輝委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調立德樹人、資源統籌、均衡發展等方向。作為澳門教育工作者,希望澳門教育界以此為契機,筑牢教育根基,培育愛國棟梁。舉辦“行走的課堂”,組織學生赴內地開展沉浸式研學,將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貫穿全學段,構建澳門特色愛國主義教育體系。加強特殊教育、職業教育投入,讓每個學生享有發展機會。培育AI教學能力,以航天科技、智慧城市等主題課程啟迪學生創新思維,夯實科創人才基礎。
積極發展社會事業 增進民生福祉
馬秀珍委員:政府工作報告既展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與活力,又以更加務實的舉措回應了民生關切,讓我們感受到國家經濟回升向好、科技創新成效顯著、民生保障扎實穩固、深化改革全面推進。建議在西部地區部署一批中試基地和行業共性技術平臺,提升西部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形成“東部小試研發﹢西部中試熟化”的協調科技創新模式。
李國華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彰顯“國之大者”的使命,飽含深情為民情懷。在堅持過緊日子的當前,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再度彰顯了“財力有增長,民生有保障”。一方面,作為一項普惠政策,這將直接提升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這是一項動態調整機制,目的是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暖心政策。
莫榮委員:政府工作報告突出積極發展社會事業,增進民生福祉。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重視失業調控、加快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等重大改革舉措,可有效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有力提振消費。關于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增加緊缺技能人才供給一系列改革舉措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讓我們充滿信心。
唐俊杰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展現出中國式現代化邁出的堅實步伐和取得的重大成果,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和推動發展的信心決心。作為農業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我備受鼓舞,深感使命在肩,未來將更加關注“三農”工作,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等方面積極建言,助推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盧躍富委員:政府工作報告讓我深刻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人民的深切關懷,以及對國家發展的堅定決心和清晰規劃。在報告中,我尤為關注與基層群眾息息相關的內容。例如“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這為大家全身心投入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同時,報告強調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并提出“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為廣大產業工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今后,我將繼續圍繞產業工人的職業發展、福利保障履職建言。
李駿虎委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提升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山西是文物大省,我在履職中一直圍繞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努力把優勢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優勢發展資源等建言獻策。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講好文物故事、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等問題深入調研,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王明凡委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身為一名港澳委員,備受鼓舞。接下來我要進一步發揮港澳委員“雙重積極作用”,做好履職工作,并結合自身特色,發揮獨特優勢,助力香港成為全球科技文化戰略新高地,引領更多港澳青年在新時代積極投身祖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