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凸顯政府對養老問題的深切關注,也進一步表明了銀發經濟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現場聆聽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孫潔捕捉到了銀發經濟的蓬勃新機遇。
這些年來,參加協商座談、實地調研走訪,孫潔活躍在推動養老事業發展的最前沿。“讓老年人安享溫馨、快樂的晚年,這既是每家每戶的小目標,也是國家發展的大藍圖。”孫潔說。
《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中,銀發經濟被定義為: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
“這表明,銀發經濟的發展需兼顧‘服務于老’與‘預備養老’兩大方面。”孫潔告訴記者,為了洞察“已老”和“未老”人群的養老需求,工作之余,她融入老年人群體,傾聽他們的心聲;日常生活中,也時常向年輕人征詢意見。
全國兩會召開前,隨著天氣慢慢轉暖,孫潔發現,身邊一些熟悉的老年人,有的報名參加了茶藝、書畫、攝影等培訓課程,追求著知識的樂趣與心靈滋養;有的避開人流高峰,悠然自得地開啟春日之旅。總和她念叨“盼退休”的年輕人,有的先行一步設立了個人養老儲蓄計劃,為今后的安逸生活未雨綢繆。
“隨著老年人消費能力不斷增強,智慧養老、旅居養老、老年文化等將成為推動銀發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孫潔認為,瞄準這些“新賽道”,亟待撬動養老服務“大市場”,也要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個人養老金制度現已從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目前看來,市面上的個人養老金產品以銀行儲蓄和理財類居多,且同質化現象嚴重。”孫潔提出,亟須具有養老金管理經驗的金融機構發揮作用,創新開發更多提供中長期穩健收益的養老金融產品,同時關注“已老”和“未老”人群的不同需求,加強分層產品體系建設。(記者 趙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