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這是王國生委員作題為《貫徹五個“必須統籌” 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總結提煉五個“必須統籌”的規律性認識,為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科學方法。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是經濟體制改革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基礎;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所在;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是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徑;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是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物質基礎的必然要求。這五個“必須統籌”,集中反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持續推進經濟工作實踐創新所形成的寶貴經驗,是習近平經濟思想豐富和發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過去一年,面對轉型發展陣痛、外部圍堵打壓,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總結工作和成績,生動展現五個“必須統籌”的實踐力量。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中共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深刻理解運用五個“必須統籌”,完成改革發展穩定任務。
一、 錨定5%增長目標,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高質量發展強調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機統一,當前要更加聚焦實現總量增長目標發力。建議進一步增強協同聯動、動態跟蹤,落實好政策“組合拳”,確保政策傳導無衰減、實施力度不打折、市場感受沒溫差,通過超預期的政策落地來引導、穩定預期。
二、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提振消費和提高投資效益。現階段制約實現供需高水平動態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有效需求不足。建議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協調推進促消費和穩企業、穩就業,積極幫助低收入、降收入群體增收減負;以補短板、增后勁為目標擴大有效投資,擴大有效政府支出,通過政府投資帶動更多社會投資。
三、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新興產業依靠科技創新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傳統產業也要靠科技創新再造新動力、新優勢。建議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集聚重組,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鼓勵原創性、顛覆性技術開發應用,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因地制宜”,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有效發展路徑。
四、 引導資源高效利用合理配置,推動樓市股市回穩向好。樓市股市是經濟的重要風向標,目前在強有力政策推動下逐步回穩,但基礎并不牢固,還要抓好存量政策提質增效、增量政策持續發力。建議加快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以合理價格機制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做好保交樓與保經營主體統籌,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聚焦高質量建設“好房子”,積極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議持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資本市場生態,鼓勵并購重組,支持投資基金發展,圍繞打通制約增量政策落地的堵點卡點加強監測評估。
五、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一些企業反映的經營信心不足、政策預期不穩等問題,源自市場和政府作用發揮有缺位、有越位,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健全、不完善。建議持續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嚴格依法保護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建立清理和防范拖欠企業賬款長效機制,落實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和效率。
解決一個問題就能助推一步發展,落實一項政策就能提升一分信心。我們要貫徹五個“必須統籌”,圍繞中共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積極協商議政、凝心聚力,為推動經濟持續向好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