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國兩會期間的委員通道,一直以來都是直通民心、傳遞民意的重要窗口,備受各方關注。由于現場回答時間有限,“通道”上委員們講述的故事令人有些意猶未盡。為此,本報記者再次對話“通道”上的委員,聽他們講述那些同樣精彩的、委員通道上未講完的故事……
2024年7月,阿衣木沙·托合塔洪委員(中)在新疆烏恰縣包聯村調研。
阿衣木沙·托合塔洪委員在通道上說:
“快遞進村連接的是城鄉,通達的是人心,點亮的是希望。”
3月7日,第二場“委員通道”上,阿衣木沙·托合塔洪委員講述的快遞進村的故事,給現場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從2023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起,阿衣木沙·托合塔洪一直關注快遞事業發展,“這源于我駐村工作的經歷。”
阿衣木沙·托合塔洪生活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生活中能夠便捷地收發快遞。駐村工作期間,她發現,村民們知道快遞,卻難以享受快遞的便捷。
“從縣里到鄉里常有幾百公里路,村里到鄉里有的還要100多公里。那時候,快遞只能送到縣里,村民們為了幾十塊錢的東西還要花上幾十塊錢的路費,不僅不方便,還常感到不值得。”
2023年,阿衣木沙·托合塔洪結合實地調研了解的情況,圍繞快遞進村提交了提案,得到國家郵政局的高度重視,研究出臺了具體改進措施。
更讓她欣喜的是:“這兩年,我能明顯感受到快遞進村提速了。如今,在中國西極第一村斯姆哈納村,快遞點已經進駐。當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能便捷地收寄快遞了。全國也已經累計建成超33萬個‘一點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農村寄遞‘最后一公里’問題正在有效解決。”阿衣木沙·托合塔洪說。
阿衣木沙·托合塔洪注意到,很多偏遠地區快遞雖然進村了,但到了縣以下,尤其是鄉以下,多家快遞公司的包裹往往都由郵政一家轉寄。
“快遞量大幅增加,人還是那些,怎么忙得過來?”2024年全國兩會,阿衣木沙·托合塔洪又圍繞基層快遞物流人才培養和服務監管提交了提案。目前有關建議正在逐步落實中。
今年,阿衣木沙·托合塔洪注意到快遞增加后,包裝廢棄物也大幅增加。“較之人口密集地區,偏遠地區的快遞包裝廢棄物少而散,處理難度大;偏遠地區往往又是生態脆弱地區,處理要求高。”阿衣木沙·托合塔洪圍繞這個問題提出建議。
連續3年聚焦“快遞進村”的履職經歷,讓阿衣木沙·托合塔洪看到了新疆的快速發展。
“如果沒有路,還能想到快遞嗎?現在的新疆,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村民家門口通上了柏油路,這才讓我們能考慮快遞的問題。”阿衣木沙·托合塔洪說。
還有一條路,也讓阿衣木沙·托合塔洪牽掛——網路。
“每次下鄉,我常向牧民們感嘆‘你們比我潮’。”如今,牧民出去放牧,隨手一拍發到網上,有的還帶著賣賣牛羊肉。她認識的一戶牧民,僅靠賣羊肉,一年收入就有7萬元。
“路通快遞暢,下一步,我們還會繼續努力,幫農牧民想辦法、找路子、促增收。”阿衣木沙·托合塔洪笑著說。(記者 江迪)